立夏将至,牢记1不坐,2不吹,3远离,可助您顺利入夏,全家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一小长假刚刚过去,我们就要迎来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节气了,立夏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是我们进入夏天的标志,这个节气在古代是相当重视的,皇帝都会带着文武百官,出城举行迎夏仪式,这在《礼记·月令》中有记载: “立夏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科技发达,虽然不再是靠天吃饭,但是大家还是会期盼风调雨顺,农作物能有个好收成,特别是人们都希望进入夏季后,家人们都能身体健康,没病没灾,所以在农村,对于立夏的到来,还是有很多禁忌的,我们当地就有“1不坐,2不吹,3远离”的老传统,做好了可助您顺利入夏,全家安康。

一,1不坐——不坐门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夏日忌坐门槛的说法,应该很多地方都有,在古代,门槛的设置,是为了遮挡污物和邪祟、霉运、鬼怪等物,如果立夏去坐门坎,那么今年一年都会精神不振,这个是很不吉利的兆头。这些说法在道光十年《太湖县志》中有记载: “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戒毋坐门坎,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特别是小孩,身体免疫力没有发育完全,立夏日坐门槛,会体弱多病,中医叫作“疰夏”,假如孩子不小心坐在门槛上,那么就必须要坐满七根门槛,才可解除这种禁忌。所以,立夏日看好孩子,不要坐门槛哦,好在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门槛了。

二,2不吹——不吹冷风,不吹空调

1,不吹冷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立夏后,气温会逐渐升高,很多人喜欢贪凉,会在大汗淋漓时,去冲凉水澡,或者跑到荫凉的地方去吹凉风,这样无节制的降温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这样做虽然能快速降低体内的温度,但是对你的身体健康,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会导致感冒、头痛、发烧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所以我们在夏季特别燥热的时候,要静下心来,让身体慢慢来降温,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不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切不可贪凉吹凉风,伤了自己身体。

2,不吹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汗淋漓时,更加不要对着空调吹,一旦你的关节、颈椎等,长时间对着空调吹,那么周围的软组织,就会产生不适,引发关节炎、颈椎病等,造成腰酸背痛、腿脚僵硬、颈部痉挛、头痛等后果。正确的做法是,等身体不再有大汗时,去冲一个热水澡,然后穿上睡衣睡裤,进入空调间,室内空调温度在27摄氏度最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好好休息,放松一下,身体就会得到及时的补充,从而精力旺盛。

三,3远离——远离生活不规律,远离太阳暴晒,远离饮食油腻

1,远离生活不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季的作息规律是早睡早起,中午最好休息半小时,因为夏季昼长夜短,很多朋友玩手机,一不小心就到半夜了,然后早起不来,赖在床上到了快上班时,匆匆忙忙起床,早饭也不吃,昏昏沉沉就到来单位,工作提不起精神,肚子还饿得咕咕叫,这样都是不对的,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夏季作息时间要做出调整,晚上九点前睡觉,早上6点起床,做一些有益的运动,吃完早饭再去上班,这样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疾病的侵袭。切不可经常熬夜,伤害身体。

2,远离太阳暴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夏季后,室外的温度有时可以达到40多度,这时候,切记要远离太阳暴晒,如果不得已要在太阳下,也要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眼睛一定要保护好,因为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它喜凉怕热,如果不注意防晒,很容易会提前老化。所以我们如果要出门,记得戴上太阳镜、帽子、或着打起遮阳伞,这样可以避免眼睛被太阳直接暴晒,造成各种眼疾。同时,我们可以吃一些对眼睛有益的食物,比如胡萝卜、红枣、山药等物。

3,远离饮食油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季温度高,许多朋友不想进厨房做饭,就喜欢在外面买一些熟肉、烧烤等,搭配啤酒、饮料一起吃,这样做确实很过瘾,即满足了嘴瘾,又不用刷锅洗碗,但是这些油腻的食物,不适合在夏季多吃,会引发上火。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一些当季蔬菜,用凉拌的方法,吃起来既清脆爽口,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夏季多吃这些,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强健体质身体好。推荐一道简单好吃的凉拌黄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食材:黄瓜。

调味料:食盐,白糖,香油,大蒜,豆瓣酱。

操作步骤:1,黄瓜洗净后拍碎,加入少许食盐和少许白糖,搅拌均匀,腌制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碗中加入蒜末、香油、豆瓣酱和少许开水调匀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把腌制好的黄瓜挤干水分,放在碗中,加入调好的料汁,搅拌均匀,即可上桌。

关于立夏节气的习俗与禁忌,就分享到这里,朋友们,你们老家立夏节气有什么禁忌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