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外欧,与其他千千万万的红军指战员一样,出生于中国农村的贫苦家庭。陈家三代,无地无田,没有资产。陈父给村里地主打长工,结婚生女。后积劳成疾,身体垮掉,撒手人寰,留下怀有身孕的妻子和不满10岁的幼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好得一远房亲戚相助,她们一家三口才得以活下。陈外欧出生后,十分瘦小,家里又没钱给他补营养,眼看孩子要活不成了,陈母只得忍痛,将爱子送给一个道士做养子。

陈母哪能不知道,这名为养子,实为长工,但她也没办法。道士资财颇丰,却为富不仁,只给小外欧吃饿不死的残羹剩饭,给他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他在道士家,真是当牛做马,放牛、砍柴、种菜、喂猪、打扫、洗衣等等,小小年纪无事不做,从天没亮忙到深夜。

10岁那年,陈外欧实在受不了了,跑回家里。母子相见,抱头痛哭。彼时母亲已改嫁,他也有了个继父。这继父没钱,但是个好人,不仅同意留陈外欧在家,还省吃俭用,送他上学。可日子刚好转点,不幸又来了,继父病逝。十多岁的陈外欧,独自挑起养活全家的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给了陈外欧一个改变自己、改变家人、改变整个国家的机会。他的姐姐、姐夫很早就入了党;受他们的影响,陈外欧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被姐夫介绍进共青团后,国民党军就对苏区开始“围剿”。敌人的屠刀高高举起时,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红军中,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陈外欧的本名叫陈外苟,因作战勇敢,被王震注意到。王震知道他的名字后,关心道:“你现在是红军战士了,取个好听的名字吧,贱名不合适。我看就叫陈外欧吧。”

长征路上,已是团长的陈外欧身先士卒,在一场白刃战中,左手的中指、无名指中弹。他没有退下疗伤,而是坚守在指挥岗位上。这对他来说,顶多算轻伤,算不了什么。但很快,他意识到中指和无名指,无法恢复至以前那样正常使用,于是他让团里的卫生队长,将残指割下,早点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生队长大惊失色,战时没有麻醉药,断指手术很难进行——病人痛得会乱动。陈外欧看出卫生队长的难处,便说:“没麻药就不能手术了?古有关公刮骨疗伤,我们红军战士做不到吗?”在陈外欧的威逼下,卫生队长只得进行手术。

手术期间,陈外欧咬紧牙关,挺起胸膛,一动不动,一声不吭,让周围指战员无不动容钦佩。他也因此得了个在世关公、铁骨将军的外号。

据张爱萍回忆,他在1967年被捕入狱后,曾听到过陈外欧的声音,而且是那种声嘶力竭、痛不欲生的哭喊求饶。张爱萍听到后,觉得有些奇怪,怀疑他是不是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外欧跟张爱萍是同龄人,陈55年授少将衔,是新中国国家测绘总局的首任局长,还担任过军委测绘局局长兼解放军测绘学院院长。陈外欧的革命往事,张爱萍很清楚。如今听他如此崩溃,张爱萍万般情绪涌上心头。

张爱萍在狱中,本来也是处于无比消极、即将崩溃的状态。但在听到陈外欧的哭喊声后,他突然清醒过来: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自己必须活下去,像正常人那样活!在这之后,张爱萍想尽各种办法,释放自己的思想,不让意志与思想被人囚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若没有陈外欧这一声哭喊,张爱萍很可能也会迷失。从侧面也能看出,能在狱中坚持自我不崩溃,是那么得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