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7年,由红军主力部队改编而成的八路军,共下辖三个师,六个旅。想必大家都知道,当年担任八路军师长的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全部获得了元帅军衔,同时三位师长还是人民军队的核心创建者。包括,115师与129师的两位副师长也都是获得了元帅军衔。

然而,八路军下辖的六位旅长,差距就很大,授予的军衔等级高低不同。386旅旅长陈赓与344旅旅长徐海东是获得了大将军衔。陈旅长是以军功当选,徐旅长是以对革命的贡献当选。

八路军359旅的旅长陈伯钧与385旅的旅长王宏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是获得了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位都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的高级将领,陈伯钧在红军时期就是中央红军的主力战将,出色的军事才干,被毛主席称赞红军干才。王宏坤是红四方面军的骨干成员,任职红四军军长,红九军政委等职,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位军政皆能的开国将军。

八路军剩余的两位旅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仅没有获得军衔,而且还是以比较特殊的方式,离开人世。

八路军343旅的旅长陈光,是一位性格直爽,军事能力突出的悲情战将。可以这样说:在1937年的八路军六位旅长当中,陈光的军事才干绝对算是最突出的一位。

虽说,386旅的旅长陈赓,有着我军第六大名将的称号。但在1937年之前,陈光不管是职位,还是对革命的贡献,或者战功,他都要远超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征途中,陈光是标准的主力战将,由他领导的红二师,是负责开路先锋的重任。这个红二师就是由之前的红四军改编而成的,属于绝对的嫡系部队。

陈赓将军在长征途中,任职干部团团长。这个团不属于专业的作战部队,主要是负责培养军事干部,就相当于是训练班。

在抗战初期,343旅旅长陈光在八路军队伍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在平型关战役结束后,陈光迎来了他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代替115师师长一职,与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帅成为搭档,两人共同执掌115师,后又一起率部挺进山东建立根据地。

就是这样一位牛掰的人物,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慢慢地边缘化,没有像之前那样成为一线作战部队的军事主官,而是负责后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解放初期的东北战场上,陈光一开始是任职第六纵队司令员,是属于专业的军事主官。但由于性格比较孤傲,缴获的电台也不上交,还与野战军司令员林对着干,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陈光逐渐被边缘化。

新中国成立后,陈光私自办起的军事培训班,这可犯了大忌,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人生。此事一出,陈光被隔离审查,组织希望他可以检讨自己的错误。但一生要强的陈光,只字未提。在1954年6月7日,陈光以自焚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曾经的战将陈光,最后落得这种结局,让不少人替他感到惋惜。

假如,陈光的性格没有那么倔强,能够及时悔悟。可能他的人生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358旅旅长卢冬生,也是一位很不幸运的八路军将领。

卢冬生是湖南湘潭人,历经了南昌起义,参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贺老总在军事上比较倚重的红军干将,也是红二军团的重要成员之一。

有很多人都说:如果卢冬生见证了革命的胜利,在1955年,他是最有资格成为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从而被授予大将军衔。

虽然,这句话说的比较绝对,但恰好也说明了卢冬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红二方面军的重要成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卢冬生被任命为358旅的旅长,因其他事情被耽误,未到职就任。不久后,卢冬生被派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45年八月,日苏宣战,卢冬生跟随苏军回国,任职哈尔滨卫戍司令员、松江军区司令员等职。然而就在同年12月份,有两名苏联士兵在哈尔滨街道欺压百姓,恰好被卢冬生撞见,于是出面阻止,可不曾想被苏联士兵杀害,时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