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UAON

PART ONE

酿酒行业概述

酿酒,是指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其生产过程大致包括浸泡、蒸煮、冷却、拌曲、发酵、蒸馏、再拌曲、再发酵、再蒸馏、调兑与灌装,酿造工艺流程会因所用原料不同而有些许差异。酿酒原料与酿酒容器,是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而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UAON

PART TWO

酿酒行业政策环境

为了加快推动酿酒行业传统优势产区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政策鼓励酿酒企业大力开展技术改造,不断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支持乳制品、罐头、酿酒、粮油等行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培育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UAON

PART THREE

酿酒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从酿酒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涉及酿酒原料(谷物、水果、糖类等)、酿酒设备、酿酒容器;中游为酿酒环节,酿酒原料的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酿造过程也不一样;下游成品酒的销售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商超、电商、烟酒专卖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上游分析

凡是含有淀粉和糖份的农作物都可以用来酿酒,酿酒的最主要的过程就是淀粉变成糖,糖变成酒精,谷类有高粱、玉米、糯米、大麦、大米、小麦、豌豆等粮食作物,以及它们的副产品糠麸等都是酿酒的重要原料。2022年中国谷物产量为63324.34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酿酒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HUAON

PART FOUR

酿酒行业现状

1、总产量

2022年,中国酒业承压明显,受到经济下行、疫情反复、消费场景缺失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总体运行稳中有进;中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完成酿酒总产量5427.5万千升,较上年增长0.8%,整体产量趋于平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饮料酒产量

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为963家,白酒产量671.2万千升,同比下降5.6%(近十年新低);啤酒和葡萄酒的产量分别为3568.7万千升、21.37万千升,同比增速分别为1.1%、-22.12%。此外,有12家白酒企业的全年营收上百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经营情况

整体经营状况而言,2022年的酿酒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汇总的规上企业为1756家,其中亏损企业356个,企业亏损面为20.3%,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45.4亿元,同比下降7.8%;酿酒行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9509.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49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27.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饮料酒经营

细分来看,白酒行业完成销售收入6626.5亿元,较上年增长9.6%;实现利润2201.7亿元,同比增长29.4%。啤酒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751.1亿元和22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是10.1%、20.2%。葡萄酒和黄酒的销售收入各为91.92亿元、101.6亿元,利润总额则分别为3.40亿元、12.7亿元,经营状况不佳,营收和利润均略有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UAON

PART FIVE

酿酒行业重点企业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是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香飘世界的中国名片。2022年,贵州茅台的总营业收入为1241亿元;其中茅台酒实现营收1078亿元,毛利率为94.19%,2022年的茅台酒制酒车间设计产能和实际产能分别为4.27万吨、5.68万吨。2023年,贵州茅台品牌价值达875.24亿美元,是“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排行榜”全球最具价值的酒类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UAON

PART SIX

酿酒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酒类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小酒企面临的压力持续加大。细分上,白酒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加之横向竞争、健康消费观念带动的消费结构变化,白酒产能未来仍有下降空间;葡萄酒行业消费属性增强,头部效应明显,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黄酒的低度、保健、养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推动了行业发展;主流啤酒是大快消品,而高端啤酒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多款产品因成本压力上升而被动提价。长远来看,随着名酒价值日渐凸显,推动酒业高端市场扩容,间接带动酿酒行业发展,在产业政策利好的背景下,优质产能不断扩充,逐渐走向智能化与生态酿造。

www.huaon.com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简版报告「图」

2022年12月中国水泥行业商讯「图」

2022年中国氟化工行业企业洞析「图」

2022年中国铬盐产业图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