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14日,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外围战打响。日军精锐部队第10师团濑谷支队1万多人向鲁南重镇滕县猛扑。当日,滕县以北外围全线陷入激战。在日军的重炮、战车、飞机狂轰滥炸之下,中国守军节节抵抗,打得非常艰苦。防守滕县以北界河、龙山一带的川军第22集团军所属第45军2个师遭到敌人猛烈冲击,官兵们都是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的钢铁弹雨拼死相搏,伤亡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晚,日军第10师团长矶谷廉介根据白天的战况和空中侦察,判断当面的中国军队主力都部署在滕县外围,其部队装备简陋,虽抵抗顽强,但不难攻破。不过运河以西的豫皖边境却有大队人马在频繁调动,应该是中国增援部队(此为中央军汤恩伯第20军团正在向归德地区集结)。据此,矶谷调整部署,除主力于正面继续展开进攻外,又派出1个联队绕到滕县以南的南沙河、官桥一带,以堵击中方增援部队,配合正面部队夹攻滕县。

15日战斗更加激烈,日军在优势火力支援下全面突破了滕县外围阵地,川军第45军、第41军均遭到日军包围割裂。濑谷支队主力之一的赤柴八重藏第10联队趁势从北面突到了滕县城前,另一支主力部队福荣真平第63联队也经东路绕到滕县南侧龙王店并向南沙河一线前进,切断了滕县守军与川军第22集团军司令部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滕县遭到了日军6000余兵力的南北合围,外围的川军第41军所属2个师主力在日军猛烈打击下已损失惨重,形成各自为战。奉命紧急赶来增援滕县的1个旅也在中途被日军截住,伤亡大半,残部被迫退往临城。

此时防守滕县的只有川军第41军前方总指挥王铭章率领的师旅机关、直属队和临时调回来的1个营战斗部队,加上滕县的地方团等部,总共不过2200多人。战争爆发以来的经验证明,以如此数量和质量的部队去抵御日军精锐旅团,只能是以卵击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铭章此时如放弃滕县,带领所属部队南撤突围,倒是可以脱离险境。然而滕县位置重要,一旦失守集团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临城将直接暴露于敌前,而临城后方就是徐州的最后屏障峄县、韩庄、台儿庄。增援第五战区的预备队汤恩伯第20军团、孙连仲第2集团军正在紧急向前集结,还没有部署到位。

因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已发下严令:“滕县为津浦路北段要点,关系全军,应竭力死守!”王铭章清楚意识到了滕县在战争大棋局上的举足轻重地位,遂决心率部死守待援,一定要为整个战区完成会战部署争取时间。就这样,滕县保卫战进入了悲壮的最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