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渡江战役,国民党军在南岸部署的100余个师,近70万陆军被一冲而散,几乎没能起到多少拦截作用。由于不久前北方三大战役的惨败,国军士气陷入低迷,被击溃并不奇怪;真正令人疑惑的是:国民党海军有100多艘舰艇,加上辅助船只近200艘,明显比三野的渡江木船占优势,理应具备很强的江面拦截能力,为什么在长江内一炮不放,眼睁睁看着我军渡江呢?我们来分析下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朋友认为大吨位的军舰可能无法驶入长江,支援不了南岸的国民党陆军。其实完全不需要考虑舰艇能不能开进江内的问题,国民党方面并没有日军“大和号”那样的大型战列舰,国军舰艇大多接收自45年战败的旧日本海军,以及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给到中国的军舰。这些舰艇数量虽然众多,但普遍吨位不大,没有1艘能达到1万吨排水量以上(英国远东舰队的伦敦号有9000余吨,都可以自如开进长江),国民党海军若要在大洋上和强国展开炮战,实力肯定不够看,但在中国内河中却可以畅行无阻。而国民党海军不防守江面,另有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主要的一点,长江不是公海大洋,江面宽度有限,一旦展开炮战,军舰躲都没法躲,无法机动规避数量众多的三野陆战炮。这点看看1949年英国远东舰队4艘战舰的下场就知道了。三野当时没有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军舰,只能靠木船把士兵运到对岸,这样的小船遇上海军舰艇,不用说交战,军舰就是靠上去撞击也能把木船撞碎、撞沉。然而三野有强大的特种兵纵队部署在北岸,目的就是掩护这些弱小的运兵木船。三野特纵组建于1947年,主体为炮兵部队,另有坦克和运输车队,到1949年4月已经有各型火炮超过3000门,炮兵实力仅次于第四野战军炮兵纵队,是非常强大的火力投放力量。再加上三野渡江各军自身配属的炮团,105榴弹炮密布,渡江战役我军可以做到千炮齐轰,封锁江面,真实实力远远超过国民党海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9年渡江战役前,英国海军的4艘军舰(紫石英号、伴侣号、黑天鹅号、伦敦号),平均火炮口径及吨位远超国民党军海军平均水平,其中伦敦号还拥有多门203毫米口径舰炮,结果英军竟因为挑衅三野被猛轰到搁浅,紫石英号直接打了白旗求饶,直到49年7月才从侥幸长江中逃出去。国民党海军当时如果敢在江里巡航,无疑下场比英军还惨。除此之外,49年2月起,由于陆军在江北的接连惨败,中央军兵力损失殆尽,国民党海军也已经军心不稳频频起义谋出路,此时的海军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无论舰艇数量还是官兵士气都无法承担真正的作战任务,主要用途只是从上海往台湾运兵和输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