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至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东、中、西三个集团百万大军强渡千里江防,粉碎了国军在南岸的一线防御,迅速突入敌纵深30-70公里,割裂了敌东西两大集团,形成了追击围歼逃敌的有利态势。

根据总前委命令,渡江后中集团和东集团部队统归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指挥,协同刘伯承指挥的西集团第二野战军追歼南岸之敌。此时国军京沪杭集团40余万人主要沿沪杭线和浙赣线溃退,并企图抢占皖浙边山区,迟滞我军南进,掩护其主力在浙赣线上构成新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前委为求迅速歼灭敌人,不使敌军退到新的地区组织防御,果断变更部署,令第二野战军改变原作战方向,不以主力转向南京地区,而以全军强行军越过皖浙赣山区,前出占领浙赣线,全力迂回敌之侧背,切断敌向华南和西南的退路,分割蒋系集团和桂系集团的联系,扩大我军预定的京沪杭战役范围。同时,二野以一部兵力协同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向浙江突击,从侧后包围京沪杭地区的国军集团。

第三野战军是京沪杭战役的主力,承担最重要的战役任务。粟裕深思熟虑确定部署,命令叶飞第10兵团主力及陈士榘第8兵团一部,迅速自无锡、镇江地区之间越过宁沪铁路,向宜兴、溧阳方向急进;宋时轮第9兵团主力与王建安第7兵团一部自芜湖、铜陵之间地区沿宣城、十字铺之线向广德、吴兴急进,以求合围自南京、镇江、芜湖地区向杭州撤退之敌于广德以北山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7兵团主力经泾县、宁国前进,相机夺取杭州;第10兵团第29军沿宁沪铁路向苏州方向发展进攻,以保障主力在郎溪、广德山区作战的翼侧安全;第8兵团司令部立即进驻南京,指挥第35军、第34军分别执行南京、镇江地区的警备任务。

此时,南京地区的国军兵无斗志,已经南逃,南京成为一座空城。第8兵团指挥第35军乘机渡江,直趋南京。4月23日晚,第35军先头部队在政委何克希率领下,整队进入南京,于蒋介石官邸的楼顶升起了红旗。至此,这座历史古都回到了人民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的企图心很大,并不在乎空城南京,他关注的是重点是解放大都会上海,在此之前先要切断宁沪铁路,不使上海之敌退入浙赣山区。为此,他制定了宏大计划,集中三野主力3个兵团向郎溪、广德地区集中,要围歼向该方向溃逃的国军5个军近10万人马。同时第二野战军沿浙赣路展开,以保障三野的侧翼,主要是为了防止美军干涉,到时可以集合两大野战军的力量对付强敌。

一战欲歼敌10万,粟裕大将又要出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