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菜农反映,小黄瓜的瓜条表面出现黄绿斑驳,表皮也呈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畸形,大大降低了小黄瓜的品质。菜农很疑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发病瓜条的症状表现看,这是病毒病危害导致。病毒侵染瓜条后,常在表皮出现黄绿相间、颜色深浅不一的花斑,有时候个别瓜条上也会产生瘤状物,致果实成为畸形瓜。已经发生病毒病的瓜条基本失去商品性,建议菜农及时将其摘除,减少养分消耗。

预防病毒病,菜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调控环境育壮棵

病毒病高发,高温干旱的棚室环境是诱发因素。菜农在平时管理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高温干旱的小环境。可通过浇水降温,浇水时大小水交替进行,中午前后喷洒清水,降温增湿防萎蔫。

高温季节黄瓜植株长势快,肥水需求量大,菜农除了调控好棚室环境,还要注意平衡用肥,除了追施大量元素水溶肥保证植株养分需求,还要注重施用甲壳素、微生物菌剂等功能型肥料,并结合叶面喷施氨基酸、海藻酸叶面肥,养根护叶,培育壮棵,提高植株抵抗病毒病的能力。

杀灭害虫防传毒

蚜虫、粉虱、蓟马等传毒害虫是病毒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做好防虫工作是预防病毒的重要措施之一。菜农首先要清除掉棚内外的杂草,避免害虫栖息繁殖。其次是在顶部放风口、前脸放风口处都设置防虫网,避免害虫潜入。再次是棚内悬挂粘虫板进行诱杀,降低虫口基数。第四是化学杀虫,防治蚜虫可用吡蚜·噻虫胺或溴氰·噻虫啉;粉虱可用烯啶虫胺+苦参碱;蓟马可用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螨虫可用乙螨唑+丙溴磷。

优选病毒药剂

菜农要积极用药预防,让病毒病从显症状态进入隐症状态,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植物源农药可选用苦参碱、蛇床子素;生物农药可选用核苷酸、菇类蛋白、氨基寡糖素、氮苷·吗啉胍等;微生物源农药可选用宁南霉素、嘧肽霉素。病毒病发生后,将以上药剂配合使用,对缓解或避免病毒的复制和扩散有一定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丨吴荣美

校版丨马东亮

审核丨王兰坤

声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报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