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936期。军官授衔,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意义非凡的仪式,特别是建国后,1955年我国进行的首次军官授衔仪式。1955年9月27日下午,授衔仪式在北京有条不紊地举行。现场有一个细节引人深思: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军衔均由总理一个人颁发,而与总理同时在场的其他几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元老,却没有相关的工作任务。朱老总和彭总作为解放军正、副总司令,难道没有资格主持颁发吗?虽然总理给将官授衔无可厚非,但他1955年并不在军队中担任实职,为什么授衔工作非他来做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总理虽然不任军职,但他的军界地位一直非常高。1927年南昌起义头号领导人,就是总理。当时总理是前敌委员会书记(贺帅担任总指挥),是创建人民军队的重量级人物。不仅在军事上鞠躬尽瘁,总理曾无数次挽救革命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元勋。新中国建立后,虽然理政和外交的工作主要由总理负责,但总理的革命事业已达几十载,对军队的影响根深蒂固,他的地位跟是否在军内任职已无多少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理的资历深厚,完全可以评上元帅。不过在1955年实际当选的十大元帅里,并没有总理,也没有其他几位资历过人的革命元勋。因为在授予军衔的前夕,主席带头辞让,总理和二野的老政委等人,也一起辞让了元帅军衔。如果真的让总理参与评衔,势必排在十大元帅的前列,大概率是非一即二。总理深受民众爱戴,哪怕没有军衔,也是人民心中毫无争议的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总理早期还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这个地位是非凡的。任职期间他培养了无数军事人才,为我军输入了大批优秀军官,其中就包括1955年被授衔的众多将帅们。从这个层面来看,总理是将帅们的恩师或上级。徐帅、聂帅、林帅皆是如此,他们都有黄埔背景。将军们就更多了,如陈赓、周士第、阎揆要等人。所以在1955年的军官授衔仪式上,曾经的老师给学生和下属授衔,自然是最合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从授衔程序上来看,也十分正常。当年朱老总和彭总是十大元帅中的前两位,虽然在场,但他俩的身份略显特殊。朱老总是解放军总司令,彭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大功,声望极高,二人即将被授予元帅军衔。按照当时的流程,在将官授衔仪式完成之后,下午5点才是授予元帅军衔的时间。两位老总原本也是要接受荣誉的人,怎么还能在当天给其他人授衔呢?而且要由这二人去给将官授衔的话,从时间上来说有些冲突,所以让不参加元帅授衔的总理来做这件事,是最符合流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还有一点原因,就是主席钦点的因素。合理的授衔程序,应该是主席给开国元帅们授衔,接下来由总理给各级将官授衔,彭总给在京校官的部分代表授衔,这是主席本人的意见。总理为人高尚无私,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名声享誉中外。1955年建国后首次军官授衔仪式,由他来给各级将官授衔,是众望所归的。@史源历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