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新添的小“吉祥物”——6只野生“天鹅宝宝”成为许多市民和网友关注的焦点。目前,这6只“宝宝”状况良好,逐渐适应了生活环境,正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

“天鹅宝宝”出生后,大家争相为它们取名。有可爱型的,诸如“饼饼”“酥酥”,另有“三门峡小可爱”谐音型的“珊珊”“梅梅”“霞霞”“晓晓”“可可”“爱爱”等,富有创意和寓意的名字层出不穷。5月9日,记者采访了三门峡市几名知情人士,深入了解“天鹅宝宝”当前状况以及它们成长背后的故事。

据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处宣教科科长韩铁艳介绍,三门峡是大天鹅的越冬地,按照常理来说,越冬地是不可能繁殖的。然而,2015年,两只经过救治后一直栖息在三门峡的野生白天鹅,在湿地公园成功繁殖孵化出6只“天鹅宝宝”,是全国首次发现大天鹅在滞留越冬区自然繁育的案例。近年来,生态奇迹接二连三发生,使得天鹅湖里一年四季都有天鹅,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年四季的天鹅湖”。

去年此时,环志293的雌鹅“平平”与环志294的雄鹅“安安”这对“夫妻”成功孵化出6只“天鹅宝宝”,后成功存活长大5只。据三门峡市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张明云介绍,今年,这对“夫妻”依然选择去年孵卵的“爱巢”,“平平”负责孵卵,“安安”则负责警戒,确保孵化过程安全。经过漫长的等待,4月28日、29日,6只“天鹅宝宝”相继出生。

张明云作为资深本土摄影家,从今年3月开始就密切关注着这对天鹅“夫妻”的动态,观察它们如何选址建窝、交配以及孵化等,并再次完整拍摄记录了它们抱窝孵化的全过程。

“从孵化开始到小天鹅出壳,整个过程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张明云说,疣鼻天鹅雌雄孵卵可以“换班”,且小天鹅出壳后,它们会爬到父母身上防寒防暑,但我们的大天鹅则有所不同,它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张明云观察到,在孵蛋期间,只要“安安”在湖的两公里范围内看到其他天鹅或鸟类,便会立即上前驱赶。“天鹅宝宝”孵出后,很快就开始在父母的庇护下学习游泳、觅食,逐渐适应湖泊中的生活。张明云表示,目前,这些小天鹅活泼好动,身体状况良好。虽然它们现在看起来还像“丑小鸭”一样呆萌可爱,但预计到9月,它们就会长得和父母一样美丽动人。

面对市民网友的关注,张明云呼吁,希望大家能够给予这些天鹅足够的尊重和保护,不要在这里钓鱼、遛狗,任何形式的干扰都可能对天鹅宝宝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我们期待着“平平”“安安”这对有经验的父母,带领着可爱的“宝宝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