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是唐朝中期代宗、德宗时的重要政治人物, 生于727年, 死于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凤翔县)人,官至银青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职位就是民间所说的朝中第一高官--宰相。作为一名朝廷重臣, 他的主要贡献在财政方面, 在中国古代财税史上,他首次提出了“财政预算”的概念,实行“量入为出”的原则,即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儿,同时又创立并推行了“两税法”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炎其人其事
什么叫“两税法”? 简言之, 这是一种政府向民众征税和摊派劳役的方法。在我国古代, 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起, 至唐朝初年, 朝廷税赋的征收方法叫租庸调制, 其主要内容为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
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总体而言,“纳绢代役即为庸”,也叫“输庸代役”。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十五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调全免。
通常正役不得超过五十日。若出现水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农作物损失十分之四以上免租,损失十分之六以上免调,损失十分之七以上,赋役全免。
这里所说的丁, 指的是每个家庭的成年男子, 隋朝时, 男子21岁以后为丁, 唐天宝年间, 则延迟为23岁。
这个两税法的核心内容有两点, 一个是朝廷向国人征收赋税,不针对人丁,而是针对其拥有资产的多寡,通俗地讲, 就是有钱人多纳税,没钱人少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富负担赋税不合理现象; 另一个是将原有的“租庸调”三个项目合并, 分夏秋两次征收,不得另征。
客观地说, 两税制比租庸调制更贴合实际, 免去了一些不合理的征收。对此,《旧唐书》给予高度评价:“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言归正传, 现在来介绍杨炎这个人。据史书记载,杨炎年轻时, 很有文才,为文词藻雄丽,外表上, 也是仪表堂堂, 须眉俊美,为人豪爽尚气,总之,是个典型的学霸加帅哥。
这样一个秀外慧中的人物, 自然不会长期凐没于民间, 大约在唐代宗乾元二年(759年)左右, 天下兵马副元帅李光弼奏请杨炎为判官,但是,杨炎没有接受, 一年后,朝廷征召杨炎进京, 担任起居舍人。
起居舍人隶属中书省, 职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在唐朝为从六品上。对这么一个职位,杨炎还是坚决推辞,理由很高尚,祖父身体有恙, 父母年事已高, 需安心奉养亲长。之后,亲长先后去世,期间,杨炎就在墓前搭起茅庐居住,还经常哀号痛哭,十足的一个大孝子模样,其时又天降祥瑞,朝廷闻之, 下诏表彰其孝行。
值得一提的是, 杨炎的孝道是祖传的,此前,杨炎的父祖皆因孝行得到旌表,至杨炎已是第三代,家门前所立的用于旌表的阙都达到了六个。
在服丧期满几年后,大历元年(766年),40岁的杨炎与杜亚随杜鸿渐入蜀,以兵部郎中的身份充任判官,不久,杨炎调离四川,入朝为官,由“检校尚书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之职,改任为礼部郎中、知制诰,后又升任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正五品上,兼管中书省事务, 主要负责起草朝廷诏令、宣读圣旨等重大机宜。当时, 朝中中书舍人出名的有两人,常衮善于撰写任命官员的诏令,杨炎善于草拟皇帝表彰的诏书,二人的文笔受到朝臣的赞许,并称为“常杨”。
在中书舍人任上,杨炎还礼贤下士,提携后进,一时之间颇得人心。
至此, 杨炎在朝廷内外展示的是帅气、孝道、有才等正面形象, 但是, 知人知面不知心, 随着职务的提升和手中权力的加重, 他逐步走向人生的另一面: 攀附权贵, 结党营私, 心胸狭隘, 陷害忠良, 最终又被奸臣所害。
再看他之后的人生简历。
大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775年1月31日),杨炎升为吏部侍郎,撰修国史。大历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777年5月11日),元载被赐死。杨炎也遭到牵连,于同年四月初二(777年5月13日)被贬为道州司马。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宰相崔佑甫推荐杨炎,德宗对杨炎的美名也早有耳闻,于是在同年八月七日(779年9月21日)将他从贬所召回,任为银青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建中二年二月十六日(781年3月15日),德宗提升卢杞为门下侍郎、平章事,改任杨炎为中书侍郎,仍为平章事,但已经不再专任杨炎了。
建中二年十月十日,因卢杞检举揭发,尚书左仆射杨炎获罪,撤销宰相之职,贬为崖州司马。崖州就是如今的海南省三亚市, 走到离崖州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德宗赐死的诏书追了上来。时年五十五岁的杨炎,就被一条白绫勒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