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019期。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片的电影《大决战》,堪称我国战争题材电影的“天花板”之作,不仅老一辈的观众津津乐道,连年轻朋友也非常喜欢。至今仍有电视剧翻拍这一题材,但无论历史线、影片细节和拍摄质量都不能和电影原作相比。《辽沈战役》是老《大决战》的第一部,于1990年-1991年间拍摄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经典作品成就了一名男演员,就是饰演男一号的四野“101”马绍信。马老师凭借到位、传神的表演,被称赞为电影史上最贴近林帅原型的演员1989年剧组选角时,马绍信还是传统的话剧演员,平日里是直接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形式和特点跟影视演员有所区别。即便如此,负责选人的副导演王力民,还是对马绍信青睐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辽沈战役》中陈布雷(国民党阵营替老蒋执笔之人)的角色,属于马绍信老师。但通过试镜,王力民认为马绍信“天赋异禀”,打算让他出演林帅。众所周知辽沈战役是东北野战军(四野)打的,所以身为野战军统帅,“林总”在这一部当中的戏份最重。马绍信一跃竟成了《辽沈战役》的男一号,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拍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插曲。1990年上级主管部门给《大决战》剧组专门指示:紧急撤换马绍信。导演杨光远和副导演王力民,拿着条子愣住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八一电影制片厂有军队背景,上级的指示不好违背,而要换掉马绍信又实在不甘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呢?原来在电影的试机材料送到领导那里后,马绍信的表演被认为“不过关”,上级要求剧组抓紧换一个“更有神”的演员。这部电影要求很高,领导希望能拍出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绍信得知消息后心里“咯噔”一声。显然对于演员来说,这样的否定是很打击人的。好在导演并没有急于找人替换他,而是决定给马绍信一些建议,让他重新找找状态,再试一下。杨光远对马绍信说:你过去演话剧,重点是把瞬间的表情和动作传递给观众,这跟拍戏是不一样的;电影演员要把角色长期的状态和人物特点表现出来,你用心琢磨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力民则建议马绍信:多研究下当年的历史资料,展示出“自信、强硬、猜疑”的特点,才能塑造出人物。听了导演们的话,马绍信似乎有些开窍了,每天拿出时间读那些历史上的电报,揣摩“101”的性格特征。后来军委跟野战军之间的往来电报内容,马绍信基本都能背出来,可见确实下了苦功夫。在影片中饰演伟人的古月老师,也热心地给马绍信出点子:我开始也演不像,有次见了叶剑英元帅,他让我学主席那样读书、写毛笔字、吸烟,慢慢我就找到了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大家的指点和自身努力,马绍信一点点进入了状态,越演越像。他又专程去拜见了一批有四野背景的老同志,甚至包括罗荣桓元帅的遗孀林月琴等人,虚心取经。通过不断努力,马绍信终于塑造出了最接近“101”的人物形象,此时剧组已经没人质疑马绍信的实力,都不希望他被替换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演员、曾有过饰演林总经验的田甬被找来试戏,结果他在这一角色上“敌不过”马绍信。这次上级领导非常满意,表扬了马老师的演技,剧组也就不需要换人了。《大决战》系列为马绍信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和声誉,把他推上了演艺事业的高峰。2022年3月,86岁高龄的马老师患病辞世,大量历史爱好者和影迷以各种方式表示了哀悼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