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号下午,我国领导人专机飞抵法国,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访问,短短3天时间,中法达成了4项联合声明,18项合作协议,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全球热点话题,从航空航天到人工智能,从民间交流到农业合作,从生态转型到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中法在巴以冲突这件事上,达成了重要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整个欧洲能说得上话的国家,只有法国和中国在中东问题的立场上是一致的。

这一点有多难?要知道,在美国意识形态大行其道的欧洲,为巴勒斯坦人民发声,马上就要成为违法的事情了。但法国却决定和中国一起,为巴勒斯坦发声,推动“两国方案”,是欧洲国家中的一股“清流”。这一点,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和法国之间,有着得天独厚的合作基础。

尽管法国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这件事上,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但商业上有分歧,也是正常,只要合作是主基调,那任何矛盾,都会有解决的方案。这也是中国自始至终的外交理念:求同存异。

这几年,国际局势越发复杂,很多国家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每每发生这种情况,国人总会忍不住喊打喊杀,有情绪是正常的,但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和这些国家之间都存在矛盾吗?当然不是,除了极个别的国家,很多所谓的矛盾,都是在美国的操作下,刻意制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阵营对抗的假象。说到底,自始至终,我们真正的“心腹大患”,只有寥寥数个国家。对于其它国家,我们能拉的就拉,不能拉拢的,冷眼旁观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就是能拉拢的国家,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非常特殊,只要法国不和美国站一道,美国想搞“冷战”就是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