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闻秋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1、引言

时间如流,岁月如梭,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在无尽的时间中,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晚年。

时光一晃,人便已经不再年轻了。

仿佛,年少时的点点滴滴,就在眼前,一转眼,自己的孩子就已经长大了,走进了晚年的生活。

人生如逆旅,过去的岁月再也无法追回。

人在晚年,身体的情况已大不如前,精力在逐渐下滑,小病小痛已经开始滋生。在晚年,最渴望老有所依,心里才踏实、幸福。

“养儿防老”或许便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希望在晚年的时候可以得到子女的孝敬与孝顺。

但是,总有一些老人,不被儿女孝敬,往往逃不过以下几种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儿女成长的路上,不曾给予陪伴,不管不顾

儿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是需要经营的。

父母在儿女成长的路上,花时间陪伴他们,给予温情的教育,在他们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将爱种植到儿女的心里,如此,儿女才会和父母建立出深厚的感情。

如在《人生随时可以重来》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陪伴是最好的爱,可以抵挡世间所有的坚硬温暖生命,所有的岁月。”

陪伴永远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在儿女成长路上的陪伴,永远是至关重要的。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父母不仅不关心她,偏心她的哥哥。

而且,还将她住的那间屋子卖出去,最后逼迫得她离开家,自己打工挣钱赚学费。

苏明玉的父母晚年的时候,他们知道苏明玉有钱了,便想让苏明玉给他们养老,苏明玉选择了拒绝。

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这是建立亲情十分重要的一步。

那些对儿女的成长不管不顾,也不给予陪伴的父母,当他们晚年想获得陪伴的时候,才知道,儿女对他们并没有很深的感情,而且也不想孝顺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脾气暴躁,喜欢无理取闹,经常让子女产生内耗

亲子关系变差,儿女不孝顺,有时是因为父母的内在并没有成长。在他们的心中,依然住着一个“小孩”,渴望被儿女关心、照顾。

对儿女,时而喜欢发脾气,抱怨,又或者无理取闹,以此获得子女的关心与妥协。

如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人,大多有这样一个共同特征:总是将自己最坏的脾气,带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那些脾气暴躁,无理取闹的父母,总会让子女内心疲惫不堪,不知如何才能和父母好好相处。

如若,父母总是无理取闹,脾气暴躁,会让子女一次次与他们产生冲突,一次次消耗彼此之间的好感、信任,以及彼此之间的爱意。

最终,因为磨合太多,吵架的次数太多,导致彼此之间无法再好好相处。

而子女与父母的距离越远,孝顺他们的程度,也会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父母偏心,寒了其中一个子女的心

列夫o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总是难以将一碗水端平。

如若,在多子女中,父母偏心,则有可能会寒了其他子女的心。导致子女之间感情不和睦,而且也会导致子女对父母的孝心也打折扣。

作为父母,有时候想要端平一碗水,虽然不容易。但是父母心中的那个天平,不应该过于倾向某个孩子,从而让其他孩子寒心。

孩子感受自己不被父母所爱时,她心中的亲情,也会因此而断裂。

偏心的父母,得不到孩子的喜爱,在老年的时候也得不来他们的孝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过度溺爱子女,让子女不独立,也不懂得感恩

在人生路上,孩子总要自己独立去面对困难,需要成长。

父母的过度溺爱,会影响子女的成长,导致他们无法独当一面。

被父母过度溺爱的子女,即便长大了,也只是一个“巨婴”。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独立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不会懂得如何去爱他人,爱父母。

当父母在晚年,想要他孝顺他们的时候,才知道,不可能。因为他连自己也照顾不好,更不要去谈照顾父母了。

父母,对子女应该是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懂得去感恩父母。

如此,在父母步入晚年的时候,子女才能学会如何去照顾他们,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闻秋声寄语

作为父母,善待子女,其实是在善待晚年的自己。

在子女小时候,父母要给予子女正确的陪伴与照顾,如此,儿女才会在父母晚年的时候,孝顺父母。

那些对孩子只有批评与暴力的父母,他们的晚年大多是十分悲惨的,他们能收到的只有孩子的冷漠与怨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想要安度晚年,教育好孩子是必不可少的。

为孩子,培育好良好的品格,让他们懂得感恩,有正直的人品,不但有利于他们的事业发展,而且,在父母老去时,懂得孝顺他们。

关于作者:闻秋声,以字为生。秋风煮雨,一杯清酒,三两故事,在孤独的路上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