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闻秋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1、引言

莎士比亚说:“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

若一个人就像关不上的话匣子,有着非常强烈的表达欲望。

说得多,错得就容易越多。

说的话若关于太多的人,太多的是非,就会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麻烦,引起诸多矛盾。

到了晚年,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因为,你的“嘴”,暴露了你是否有“福气”。

少说话,多做些有益身心的事情。不管闲事,余生会更加清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说得太多,必有失

一个人,说话说得太多,往往很容易得罪身边的人。

说个前两天,我刚刚经历的事情:

家里有个亲戚过八十大寿,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儿,就因为她多嘴,说了太多的话,暴露了太多的事情,寿宴还没有吃完,子女就大打出手,她自己也被气得住进了医院。

那么多亲朋好友坐在一个桌上,她一个劲儿地夸女儿贴心,对她的照顾最细致。

说两个儿媳整天只知道忙工作,对老人不上心。其实,两个儿媳对老人很舍得,老人的吃穿用度,所有的费用都是她们平摊。

好好的寿宴,变成了闹剧。

到了晚年,把握说话的分寸感,不要在说话时不顾及身旁人的感受,更不要破坏了家里的氛围。

海明威说:“人一辈子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做人,要懂得分寸。不管对家人有多大的意见,人多的时候切记不要揭短,不要把话说得太直白。

说话要三思而后行,说得太多了,不但会伤到别人,还会让自己的境遇变得更加糟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不说教,是一种清醒

人老了,经历过很多事情,有着很多经验,即便如此,也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

不要逢人就说教,表现出一副自己什么都懂的姿态。因为,时代在进步,你的观点或许早已陈旧,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别拿你的想法去约束别人,会让人感觉到厌恶。

作家张德芬说:“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我面对的是什么,请不要把你的价值观套在我身上,也不要用你的标准来衡量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不要与别人说教。因为你说的,别人未必认可。

现实生活中,喜欢说教的人,大多日子过得不安宁。因为,说话不节制,掺和太多的事情,会让自己置身于是非之中。

便不得不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人掰扯鸡毛蒜皮的事情。

管好自己,少议论别人的是非,不给别人随便出主意,能少很多麻烦和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懂得闭嘴,是一种智慧

《我的前半生》中,薛甄珠本想去女儿家,帮罗子群带带孩子。可到她家后,看到女婿白光带孩子笨手笨脚的样子,便开始讽刺、嘲笑,指责和埋怨他。

言语里,嫌弃他一个大男人在家,什么都不做,孩子也看不好。说他是窝囊废,穷光蛋,只会让老婆孩子跟着他受苦。

白光一开始不想跟她一般见识,但是被她的话刺激到情绪非常激动。

最后,他暴跳如雷,面露凶光,回怼了几句,就把薛甄珠撵出了家门。

人老了,与人相处时,要学会闭嘴。说话的时候,不要以自己是长辈的身份,就戳到对方的痛处,如果对方失去理智,很有可能做出更加过激的事情。

如果为此,自己受到严重的伤害,将会是得不偿失。

人老了,不要多管闲事。少说话,会少惹是非。

遇到不得不管的事,与人沟通,一定要斟酌自己的说话方式和态度。

说话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发泄情绪。什么时候说话,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都要学会拿捏。

不要让自己到了晚年,还让自己受到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闻秋声寄语

人老了,管住自己的嘴。世上很多的祸事,皆由人的言语中来。

说话时,学会克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闭嘴,会给自己积累更多的福报。

人到晚年,想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敬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口下留情”。

关于作者:闻秋声,以字为生。秋风煮雨,一杯清酒,三两故事,在孤独的路上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