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在不断向乌克兰援助武器的同时,却频繁抹黑中俄正常经贸往来。5月1日,从大洋彼岸传来一则重磅消息: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总计瞄准近300个制裁目标,包括俄罗斯军事工业基地、化学和生物武器项目,以及帮助俄罗斯获取武器或国防相关生产关键投入的第三国公司和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竟然还包括来自20家位于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中企,以及数十家来自俄罗斯、土耳其、阿塞拜疆、比利时及其他国家的企业和个人,涉及卫星导航、船运、无人机采购、国防等领域。路透社称,这是美国在对俄制裁措施中,迄今为止针对中国企业最广泛的行动之一。

美国财政部声明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财政部声明截图

5月9日,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相关提问时,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一贯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措施。美方在维持符合自身利益的对俄贸易的同时,以所谓涉俄为由制裁中国企业,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行径。发言人指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分析认为,不排除中方可能完善出口管制条例,在关键矿产对美出口或对海外出口方面进一步趋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度干涉中俄正常贸易 美方意欲何为?

过度干涉中俄正常贸易 美方意欲何为?

事实上,中俄的经贸往来以及相关的合作,原本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事情,与美国没有任何关系。但近来美国方面却对此极为关注,甚至可以说关注得过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4月来华访问,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针对所谓协助俄罗斯提振国防产业对中国施压。此外,在布林肯访问前不久,美国商务部还对12家中国实体实施出口管制,理由是这些实体试图规避原产地为美国的产品用以支持俄罗斯的武装力量和军工部门。

杨水清表示,美方制裁实际上是以自己国家利益为考量,其背后的逻辑在于,美方认为中国跟俄罗斯做贸易的同时,俄罗斯国力或得到增强,在军事战场上将有更好的表现。美方希望让俄罗斯真正成为“全球孤岛”,增加自己的谈判筹码,维护美国所认可的价值观。

双标的美国悄悄给俄罗斯“开绿灯”

双标的美国悄悄给俄罗斯“开绿灯”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方面禁止中国与俄罗斯做生意,另一方面自己却偷偷给俄罗斯“开绿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政府于2022年颁布了禁止与俄罗斯银行进行交易的行政令,同时把俄罗斯银行踢出了国际支付系统(SWIFT)。然而,2023年12月,美国颁布临时放开许可,允许在今年5月前与俄罗斯部分银行进行能源领域交易。4月底,美国又把许可证期限延长到了今年11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察认为,随着乌克兰持续袭击俄罗斯的油气设施、加沙冲突持续、胡塞武装封锁红海,以及在消费需求强劲等多重因素助推下,国际油价升至高位。作为“坐在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的汽油价格持续上涨,在“选举年”,这对于拜登总统是一场灾难。若要扭转败局,首先就需要降低通胀。而要想降低国际油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开俄罗斯石油的出口限制。

美国对俄制裁反噬自身

美国对俄制裁反噬自身

在航空航天供应链上,美国对俄制裁也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制造热交换器的企业关闭了在俄罗斯的零件生产线,如今波及到了波音客机制造供应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热交换器是飞机制造中的关键零件,有助于调节飞机上电子设备的温度,以及运作空调和机舱增压的环境控制系统的温度,每架飞机都需要多个热交换器以用于数个系统。俄乌冲突爆发后,作为美国对俄制裁的一部分,美国RTX公司旗下负责生产热交换器的合资公司关闭了俄罗斯的业务,并将生产线转移到美国和英国的新工厂,但新工厂的产能跟不上波音的生产步伐,导致波音生产“表现不佳”。

英国媒体UnHerd分析称,波音遭到美国对俄制裁的反噬表明,美国地缘政治和经济战略的矛盾:美方制裁原本旨在阻碍他国经济,但对俄罗斯的制裁却反而阻碍了美国企业的发展。分析认为,美国制裁俄罗斯但反噬自身,更加凸显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所谓“去风险”和“脱钩”等策略是多么危险。如果对俄罗斯经济的制裁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核心战略产业,那么将“很难想像对中国经济的类似制裁会造成什么后果”。

作者丨朱海胜,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卓依紫,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