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这事办的,是真有点难看,就连美国都有点绷不住了。

美国发动在中东地区仅剩不多的政治、外交资源,与埃及、卡塔尔等国家一起斡旋推动加沙停火谈判,5月4号,当哈马斯代表团前往开罗磋商的时候,美国CIA的局长伯恩斯都去了,这些信息足以说明美国促成停火的意愿非常强烈。可以说本次谈判是美国试图挽回国家形象、避免中东战略彻底失败的最后一搏,结果以色列翻脸不认人,老美精心布置的计划就这么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西方对本次开罗谈判是寄予厚望的,事实上,在谈判初期,事情的走向都非常顺利,谈判当天,不少媒体的评价都非常积极的,称谈判取得“明显进展”,哈马斯或在未来几小时内宣布同意拟议方案。

然而就在协议签署的前一刻,意外发生了。

以色列坚决不同意签署协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哈马斯提出了不能接受的条件,要以色列撤出加沙是万万不可能的。以色列极右翼的代表格维尔说的更加清楚:一旦停火,以色列就等于是“投降”了,“失败”了,所以绝不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美国编织大好局面急转而下,谈判直接破裂。

要注意的是,虽然内塔尼亚胡说的是哈马斯提出了不能接受的条件,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打的其实是美国人的脸。

据了解,本轮停火协议是由埃及与以色列磋商后,经由美国背书提交给哈马斯的,最新的停火协议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哈马斯释放最多33名人质,以色列则从加沙部分地区撤出军队;第二阶段,释放所有其他活着的人质,双方继续在加沙地区保持停火状态;第三阶段,双方交换阵亡人员遗体。

众所周知,以色列人质和巴勒斯坦人质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哈马斯同意人质交换,美国向哈马斯做了一个担保,只要哈马斯同意签署该协议,那么在协议第三阶段完成后,以军将从加沙撤出所有军队,落实永久停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担保,或许就是谈判初期如此顺利的原因。

但是以色列方面对美国的担保不屑一顾,说这是美国单方面作出的,以色列并未答应,由此也就有了后面谈判破裂的那一幕。

布林肯七次赶赴中东斡旋,CIA局长亲自前往谈判现场,再加上美国官方给出的担保,结果被内塔尼亚胡轻飘飘一句话就给搅黄了,这分明是在打美国的脸。

或许是因为这次的事情闹得实在太难看,美国这次终于对以色列展开了初步的“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美国媒体报道,两名以色列官员透露,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暂停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弹药,而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第一次采取这样的措施。

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尖锐化,尤其是在美国大选年的背景下,这种矛盾无法调解、无法消融,看着吧,进攻拉法口岸将是一个转折点,看看内塔尼亚胡还能整出什么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