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30日拂晓,中越边境者阴山地区雨雾飞扬,战云密布。解放军昆明军区陆军第11军30师及配属部队9000余名官兵已经秘密进入边境阵地,步兵向攻击出发阵地穿插,炮兵协同火力扬起炮口,通信兵开通电台,各级指挥员都在静待上级命令。

第11军31师出动步兵93团、92团共4个加强营兵力,分别从多点穿插,对者阴山越军阵地形成分割包围。至拂晓预定时间前,除步兵93团2个排还在路上外,其他各攻击分队已经穿插到位,各自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并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时40分,雨已经停了,战区浓雾笼罩。31师指挥所首长一声令下,我军两个炮兵群同时向者阴山地区各自区域的敌军目标发起炮火准备。顿时者阴山地区炮声隆隆,火球飞舞,天空被撕裂,大地也跟着战栗发抖。

按照战前规定的步炮协同,我炮兵群先后两次进行了炮火假延伸,然后突然火力返回,大量杀伤了正在进入阵地的越军。与此同时,我步兵各攻击分队迅速前出排除越军设置的雷区、障碍,开辟通路。两翼穿插分队也分别向预定目标穿插前进,对敌人阵地形成分割包围。

步兵93团1营主攻者阴山主峰1250高地,以2连为尖刀连,营主力随后跟进。我军炮火准备发起后,2连连长命令1排迅速在1250高地前沿的雷区中开辟通路。1排战士战前都经过训练,操纵火箭爆破器向雷区中发射,引爆地雷开辟通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片雷区有400多米长,而火箭爆破器的爆破带长度却只有98米。如果一段一段爆破开路,势必延误时间。此时越军正在进入阵地,如我攻击分队在雷区中耽搁,将遭到敌人火力杀伤,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时刻,1排长急中生智,用平时训练学来的办法,将五股100米长的导爆索串联成一股,连接在爆破带上。为了保险,他还在导爆索后面安上4个雷管。由于火具无法固定,1排长就用右手紧紧拉住火管。点火发射后,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弹带着一串爆破带飞出,引起连串爆炸,迅速在雷区中开辟出了一条通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长观察到情况后非常兴奋,命令从另一侧开辟通路的2排也采用此办法。于是2排一边发射导爆索,一边用炸药、爆破筒辅助作业,很快也在雷区中开辟出400米长的通路。在1排、2排掩护下,担任主攻任务的3排飞快地沿通路前进,向越军阵地发起勇猛冲击。

2连迅速突破敌前沿,为战斗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战后,该连从雷区中快速开辟通路的官兵人人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