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识人用人之能可谓是出类拔萃。

而马谡,作为蜀汉的一位年轻才俊,曾在诸葛亮帐下担任过重要职务,然而最终却因街亭之败而身败名裂。

那么,刘备是如何看出马谡不堪大用的呢?如果诸葛亮当初听了刘备的话,北伐又是否会失败呢?

1、刘备的识人眼光。

刘备一生用人,讲究的是“德才兼备”。

他深知,一个人的才能固然重要,但品德更是决定其能否担当大任的关键。

而马谡,虽然在军事理论上有一定的造诣,但其性格上的缺陷却早已被刘备看在眼里。

据史书记载,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这句话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忠告。

刘备认为,马谡虽然能说会道,但往往夸大其词,不能脚踏实地地做事。

这种性格上的浮躁和轻率,使得他在处理重大事务时缺乏沉稳和决断力。

而这种品质,对于一个统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再者,刘备对马谡的军事才能也持保留态度。

虽然马谡在军事理论上有所建树,但实战经验却相对匮乏。

刘备深知,纸上谈兵与实战指挥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只会空谈理论而缺乏实战经验的人,是无法在战场上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的。

因此,刘备对马谡的军事才能,并不抱有过高的期望。

2、诸葛亮为何没有听从刘备的忠告,坚持重用马谡呢?

这其中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对于人才的渴求是迫切的。

他看到了马谡在军事理论上的才华,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

其次,诸葛亮与马谡之间有着师生情谊,他对于马谡的才华和潜力有着一定的信任。

再者,诸葛亮在用人上也有自己的考虑和策略,他希望通过重用马谡,来培养新一代的军事人才。

然而,事实证明,诸葛亮的这一决策是错误的。

街亭之战中,马谡作为主将,未能正确判断形势,导致蜀军大败。

这一失败不仅使得蜀汉的北伐计划受挫,更让马谡的军事才能和品德受到了严重的质疑。

街亭之战后,马谡被诸葛亮处死,这也成为了诸葛亮用人失误的一个典型案例。

3、如果诸葛亮当初听了刘备的话,北伐还会失败吗?

这个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因为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一个决策的改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如果诸葛亮没有重用马谡,那么街亭之战的结果可能会发生改变。

街亭是北伐的重要战略要地,如果能够守住街亭,那么蜀军就有可能继续深入魏国腹地,实现北伐的目标。

其次,如果诸葛亮能够听取刘备的忠告,那么在用人上可能会更加谨慎和明智。

他可能会选择更加稳重和有实战经验的人来担任重要职务,从而降低失败的风险。

最后,即使诸葛亮没有重用马谡,北伐的成功与否,仍然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比如蜀军的战斗力、魏军的防御能力、天气状况等等。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北伐的失败,归咎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决策上。

所以啊,刘备看出马谡不堪大用,是基于对马谡性格和才能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而诸葛亮在用人上的失误,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在用人时,我们应该注重德才兼备的原则,不能仅凭一时的喜好或者信任来做出决策。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识人用人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