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作战打响时,东线广西方向第一阶段作战的东战场,解放军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集中了5万大军,以步兵163师、165师从右翼和中路以包抄之势攻击边境重镇同登,同时以步兵164师从左翼攻击谅山东侧边境要点坂然,从而牵制谅山越军主力,保障东线第一阶段北战场高平战役的顺利进行。

防守同登的是越军步兵第13师12团,加上地方部队共约5000余人。这个团历史较久,官兵素质好,作战经验丰富,有“英雄团”之称,加上依托边境要点建立了绵密的工事群,部署各种火力也相当到位,成为了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而我第55军就是要牛刀杀鸡,从三路分割包围同登之敌,包饺子打歼灭战。其中的重头戏,在中路进攻的步兵163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2月17日零时过后,步兵163师的师长边贵祥和政委吴恩庆进入了设在友谊关北侧无名高地一座大溶洞中的师基本指挥所,有条不紊地组织进行最后的临战准备工作。拂晓6时25分,根据第55军统一计划,163师集中两个炮兵分群的170余门火炮,对同登当面越军的123个目标进行了猛烈的炮火急袭。整个同登上空瞬时被密集的弹道和桔红的弹幕笼罩,地面则像滚水开锅一样在沸腾震撼着。

据后来被俘获的越军军官交待说,2月17日早晨,在同登镇外西南438高地指挥所睡觉的越军第3师步兵12团中校团长阮春庆被炮声惊醒,参谋长武隆少校向他汇报,中国军队的炮火比美军的地毯式轰炸还要厉害得多,通信联络已全部瘫痪,根本无法实施指挥。两人只好带着参谋人员从地下通道转移,去了设在探某西北无名高地的预备指挥所。从后来看,这两个家伙跑得及时,要不就会成为我军的俘虏。

6时40分,我军炮火向前延伸,163师发起了全线总攻。根据边师长和吴政委制定的作战方案,全师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由步兵487团和488团并肩发起突击,487团从中间插入,488团从左翼向同登敌后迂回,准备来个关门打狗,先围后歼。当两个团突破后,步兵489团从右翼出击,协同步兵488团完成合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斗打响后,左翼步兵488团3营先头7连的战士硬是从雷区中趟开了一条通道,全营迅速插向越军纵深。加强该团指挥的李万余副师长坚持拄着棍子跟随3营穿插前进,一边组织战斗一边鼓励大家不要慌张,坚决向前打。在老将的言传身带下,3营先后翻越14座山头,突破越军5道防线,跃进22公里插到探垄,迅速击溃守敌控制了要点。不久,488团2营也攻占了魁梅、那派附近要点。

经过4小时40分钟的连续穿插战斗,488团冲击到位,沿途歼敌200余人,控制了同登通往谅山的公路和铁路,完成了对同登之敌的左翼外层包围。这样,步兵163师于全军从中路进展最快,一举打穿了越军的同登防线。而步兵488团是开战后东西两线第一个穿插到位的团队,广州军区许世友司令员非常高兴,下令对该团予以通报表扬和嘉奖。相比于越军步兵12团,我军步兵488团才是真正的英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