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中国,有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这个比例意味着你的亲戚朋友里面,一定有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不折不扣的“慢病之王”,早期可能毫无症状,但一旦发病,就几乎难以治愈,也无法逆转。更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会引发肾衰竭、失明、截肢等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并且有家族聚集性,接下来要讲的一个病例是一对母子,母亲患有糖尿病,儿子也是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

国内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一级亲属(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子女)的遗传概率为46.8% ,即在糖尿病的多病因中遗传因素约占50%。另外,该调查显示,患者一级亲属总的患病率为7.6%,呈现出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住无锡的钱阿姨今年67岁,患糖尿病30年,患病后,钱阿姨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饮食、运动、血糖监测一项不落下。患病的这些年,身边很多病友出现了并发症,但她身体一直很健壮,体重保持正常,退休后和自己的老姐妹经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岁。

但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张先生2年前也查出了糖尿病,张先生一直在北京居住,平时工作忙碌,喝酒应酬是家常便饭,又喜欢吃肉,体重一直超重。在体检时,被告知糖尿病,同时,血压也超出正常值,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固执的张先生并没有听医生的话,进行吃药治疗,仍然我行我素。今年夏天,张先生突发脑梗入院,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尿病为何容易引发心脑血管问题?

糖尿病病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发展迅速,所以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大血管病变,导致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和下肢坏疽等疾病发生。另外,糖尿病病人还容易发生微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肾脏以及皮肤处的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从而出现视网膜出血、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尿病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治愈,但是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后基本需要终身使用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加强生活方式干预,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尽量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应立即予以对症治疗,控制疾病进展。

母子2人同患糖尿病,结局却不同!控制糖尿病启示有5点

1、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制定减肥计划。糖尿病患者保持一个理想体重对于控制血糖有重要帮助,坚持低脂低热卡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从而减轻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或延缓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生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得心脏疾病的风险更高。应该通过服用降压药、降脂药,控制患者血压、血脂,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3、戒烟戒酒。戒烟戒酒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还能降低心梗和中风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积极锻炼身体。运动是糖尿病患者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积极锻炼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改善血流,有助于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的控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可选择骑自行车或游泳等强度适宜的运动项目,但要注意不要运动过度。

5、定期进行筛查和病情评价。患者在诊断为糖尿病后至少每年筛查一次糖尿病神经病变。对于病程时间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隔3-6个月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