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广东工业大学近些年的发展势头不错,在双非院校中,不论是生源质量,还是学科实力,都处于上流水平。

当然,背靠广州这座一线城市,让它加了不少分。

而在高校资源并不丰富的云南省,也有一所实力强劲的普通一本,它便是昆明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是冶金工程,只可惜它是冷门小众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太低。

广东工业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9266人,保研人数422,保研率高达4%,稍低于昆明理工大学的5%。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工业大学的控制工程荣获a-,实属不易,将来努努力,弯道超车,入选双一流,那就彻底腾飞了。

那么,放弃广东工业大学,选择昆明理工大学的那些人,后悔了吗?

一种观点认为“

2017级毕业生,后保送到哈工大读研。

我就说一下我所感受到的不足之处:

第一,财务处的大妈们对包括普通教师在内的所有人态度极差(领导除外)。

如果你第一次去财务处报账,就被他们劈头盖脸一顿骂或者不理不睬的话,请不要觉得委屈,教授也是这待遇(一视同仁 )。

我们那会儿要报账的话,得早上6点排队,经常可以看到三楼到一楼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财务处的阿姨们9点准时上班办理业务。

搞得老师们苦不堪言(其实是帮老师们报账的学生们苦不堪言,苦笑 )。

据说现在可以网上预约报账,简化了不少流程;

第二,体制僵化,老一辈的教师们把握了几乎所有领导岗位。

但是,以我们学院为例,你会发现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他们既没有值得夸耀的科研成果和高水平论文(毕业于某不入流大学博士,没有一篇sci ) ,也没有为学院发展做多大贡献,仅仅凭借着早几年进入大学的资历,却牢牢把握着学院的领导职位十余年。

明明有那么多更年轻的海归博士、名校博士,他们更有活力,科研和管理能力更强,为什么不把机会留给他们?

第三,做科研的年轻教师没有经费,不做科研的领导们手头上的经费用不完。

我曾去一位副院长(这个人必须吐槽,作为常务副院长掌管学院日常事务,但是却经常不见人影,为了找他签个字,平均要去四五次办公室才能“偶遇”他一次)那里要一份项目的资金授权,看见他的名下各种名目的科研经费一堆,然而这个大龄副院长基本上是不做科研的,也不见发什么文章。

而反观我的部分年轻老师们,他们真正积极做科研,手头上却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购置实验器材等;

第四,学校开设的“形式与政策”这门课,有那么一部分老师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有一次某女教授在课上公开表示,“我觉得罗胖子“是当今中国最有见识的人之一”(大概是这个意思,原话记得不是特别清楚了)。

抛开大家对罗振宇这个人的争论,这位教授这样堂而皇之的发表如此低级论断,我觉得实在是有些误人子弟(真的不是合伙卖书的? );

第五,学生普遍缺少一股闯劲。

可能是昆工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云南的,而大部分云南人相对来讲似乎还是更喜欢留在云南,而不是出去闯闯(通过观察我身边的云南同学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今年毕业刚好一年了,而我们班云南的学生仅有一名女生选择出省工作;

第六,学生普遍缺乏广阔的思维和见识。

政策鼓励创业,大家就一股脑都要去创业,然而由于缺乏视野,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沿海地区别人早就玩腻了玩剩下的一些东西,有科技含量的东西基本为零。

不好意思,在我看来,做点网页搞个驾校培训什么的,应该算是小生意,创业请参看top级的大学生们都在干什么(以我后来读研的学校为例,“选错”专业的哈工大“90后”创业两年成千万富翁)。

第七,最重要的一点,大学期间请好好学习。

部分协会及学生会的干部误人子弟,尤其是刚入学的萌新们千万不要听他们说的,什么学生会的事情第一啊,可以逃课做活动啊之类的。

请记住,学习最重要,保送比考研轻松多了。

即使是工作(尤其是研发性质的工作),由于大学生都没有什么实际工作经验,公司招人最主要的一个参考标准就是看学习成绩。

所以请好好学习,社团学生会的活动适度即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爱之深,责之切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总体的说,学校很大,排名很高。

不过略显寒酸,后勤较差,妹子太少。

基本情况:其他院系不是很清楚,说一下计算机读研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生源可以说是非常差了,80%的都是二本C类和三本的学生,这群人,问题很大,严重影响读研体验。

就业方面,多年没人进入BAT等一线互联网公司,去向外包和研究所国企的比较多。

竞赛方面,比赛获奖才给报销,院系比较热衷于数学建模互联网+蓝桥杯。

但ACM连区域赛都没进过...

师资方面,有几个厉害的老师,能跟上他们还是不错的,不过大多数都是混子,还有几个神坑,踩上稳炸...

学术方面,发论文的资源挺够,也有充分的指导,也是院系重中之重的任务,毕业条件貌似改了,要一篇A ( SCIEI )或者B (中文核心期刊) + 2C (水刊)才能毕业。

学校超级大,环境也不错呀!,211规模的。

科研方面,一点钱不差。

只要合理,科研经费给全额报销啊!

综上,还是特别感谢母校的。

生源是待解决的大问题,希望招生的时候,可以多下点功夫:毕业条件设置,院系可能也有它的苦衷,也是没办法的事呐。

希望母校可以越来越好。

你们觉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