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8日,徐汇区“工会+法院”共同推动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专场活动在长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赵德关,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朱伟红,徐汇区人民法院院长麦珏出席。

活动现场,与会者共同观看了法治宣传短片《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怎么办?“应援尽援”“零门槛”服务,工会为你“撑腰”》,该片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把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送到职工身边。

现场还发布了徐汇工会法律服务阵地。记者了解到,今年,徐汇区总工会会同各街镇及相关单位加强“工会驿站”阵地建设,新建了32家标准化的区属“户外职工爱心加油站”;将16家原区属的“爱心加油站”升级为市级的“爱心接力站”;并将有条件的站点增设为24小时服务,实现全天候服务。区总工会还围绕“1+9+X”阵地建设体系,全力打造健康服务点、工间休息室、职工书屋、妈咪小屋等9大类431个“工”字号服务驿站。在“徐汇工会”微信公众号下找到“徐汇区工会服务地图”,即可查看到徐汇区所有的服务阵地。

如何切实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徐汇区总工会为区域内的快递外卖小哥、家政护理等劳动者参保了“上海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享保障计划D和E类保障”,参保职工最高可获得72万元的保障金。今年,区总工会继续为1200名新就业劳动者赠送了E类专享保障计划,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持续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助力他们增强抵御疾病、意外风险的能力,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E路守护”。

随后,徐汇区人民法院发布《涉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围绕劳动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建设,现场签署了“工会+法院”共同推动劳动争议诉源治理合作协议。与会领导为新成立的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室以及劳动争议巡回法庭揭牌。

记者:吴峰琳、张洁

编辑:叶芳芳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