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一场名为“WHO AM I”的当代艺术展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表达,吸引了无数眼球。展览以探索自我认知的经典哲学问题为核心,通过190件艺术作品的多元回答,呈现了一个既不晦涩也不排他,对所有人开放的艺术盛宴。

在这里,海派剪纸的大师李守白,以景泰蓝技艺塑造的旗袍女性雕塑,展示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而艺术家徐庆华的《太湖石》则是书法与油画的跨界之作,抽象的色彩取代了传统的笔触,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自我探索的勇气和多样性。

展览中不乏年轻艺术家的创新之作,如麻进的《瘦人》装置,将瘦金体书法与现代灯光艺术相结合,成为了年轻人争相拍照的焦点。孙元的《市井十二》更是将中国书法与美式漫画巧妙融合,展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冒险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的策展团队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从全国收集到的千余件作品中,精选出了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既有艺术大家的精品,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的创作。

这场展览不仅是艺术家与观众的双向奔赴,更是公共文化艺术参与性的一次丰富展示。它鼓励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创作者,通过艺术发掘内心,正视并接纳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打卡文化”的推动下,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人们在作品前留下微笑,讨论,甚至互动,这些都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而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的创作干部们,以弗里达的自画像为原型,创作的视错觉装置“弗里达”,更是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感受到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和艺术热情。

这次展览不仅是上海近年来首个走进群众文化艺术殿堂的大型当代艺术展,更是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成为鼓励公众艺术创作的推动者和展示平台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也为浦东的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公共艺术成为真正的城市文化载体,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