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剧中,总会在“结局已定”之时,出现刀下留人的“惊天反转。”但真正的古代生活,出现这种死里逃生的情况却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犯人,都是双腿一软乖乖跪倒在地。

可问题来了,敢于犯下杀头之罪的他们,为什么偏偏没有胆子为了性命再放手一搏呢?

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代,当死刑犯被押送到街头广场准备接受审判时,之所以同他们未曾试图逃跑,而是顺从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长期监禁和家族惨遭牵连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要知道在行刑前身为囚犯的他们,必然经历漫长的牢狱生活。而监牢往往阴冷潮湿,满布蛇蝎,食物更是粗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导致了他们体质日渐下降,本就虚弱的犯人在磋磨中,更是丧失了反抗的勇气和力量,只期盼一切早日结束。

更重要的是,除了没力量逃之外,他们也不敢逃!

皇权至上

在古代,反抗朝廷的行为会被视为是极端大逆不道的作为。皇权作对,势必会遭致更为严厉的追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何况,古代的法律制度还奉行着连坐和族诛的惩罚方式。这也意味着,只要有一人犯罪,其亲友都有可能遭殃。

在亲人可能因自己而无辜丧命的情况下,就算有力量他们也不敢去赌这个所谓翻身的机会。

皇权至上的思想,容不得他们在最后一刻还能生出反抗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除了关于犯人乖乖受罚,在行刑时,这里面也是有大学问存在的。

行刑也有大学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古代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再分为100个刻,午时指的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加上三刻,大约是正午前后。

这个时间太阳最盛,阳气充沛,照耀下来的阳光令人的影子最短。古人认为阴阳有别,把死刑视为“阴事”,忌讳死者鬼魂作祟。

因此特意选择一天之中阳气最盛、可以驱散阴气的午时三刻斩首,一来可防死者鬼魂作祟,二来可令死者灵魂即刻消散,无机会作祟。当然,这种解释也只是古代出于迷信的角度来进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午时也正值用膳时分,在中国古代社会,这个时刻对于人们来说意味着休息和满足口腹之欲的重要时段。

在行刑前让犯人享用一顿丰盛的膳食,不仅是对其最后的尊重,也体现出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这顿饭通常由犯人自己选择,可以是他们最喜爱的食物,有时甚至包括美酒。

这样的安排旨在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一丝温情与尊严,从而心满意足地面对即将到来的终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在此时,因为食物未曾被消化,人体内的血液会更多地流向消化系统,导致大脑供血相对减少。

这种生理现象使得犯人在被处决时更容易进入一种恍惚状态,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模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痛苦感受。

其实除了午时三刻,秋后问斩也是大有学问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选择秋后问斩,也是因为古人深信万物有灵,认为人类生活必须遵循天地自然的规律。在古人眼里,秋天是万物凋零、阴气盛的季节,为此其判定这是进行刑罚和杀戮的合适时机。

更重要的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秋季正是农作物丰收的重要时节。

为了避免影响农作物的收割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官员才会选择在秋后执行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终在午时三刻公开处决犯人,也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通过让民众亲眼目睹罪犯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可以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使人们更加敬畏法律,从而降低犯罪率。

这种公开处决的方式不仅是对犯罪者的惩罚,更是一种对潜在犯罪者的威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在种种原因之下,秋后处斩制度才得以在当时得到广泛的认可。尽管这一制度在今天看来可能过于严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确实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秋后处斩并非对所有罪犯一视同仁,那些叛逆和罪行极其恶劣的死囚往往会立即伏法。

笔者认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斩首这种残酷的刑罚,已经逐渐在历史中消失殆尽。可唯一不变的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犯法之人都要为自己错误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