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摄影报道

寥寥数笔间,山水之韵在方寸之间意境尽显;红花绿叶、禽鸟草虫缓缓绽放在扇面上,在尺幅墨色之间曲尽生命之美;用细腻的笔触、柔和的色彩,将蛾眉螓首的仕女刻画得逼真传神……初夏时节,走进成都永陵博物馆,也许能邂逅一阵清凉。而这清凉之感,就来源于静静陈列在展柜中的精美扇面

5月10日,“扇韵遗香——清代云南名家扇面精品展”正式开展,该展由成都永陵博物馆与昆明市博物馆共同举办,集中展出了昆明市博物馆所收藏的清代云南名家的扇面作品60余件,内容涉及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四个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海报图据成都永陵博物馆

“这次展览是昆明市博物馆馆藏扇面首次出滇。”开展当日,在古乐器声流淌的展厅中,成都永陵博物馆策展人高亚兰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了展览中暗藏的“小巧思”。她讲到,这批精美的扇面文物首次离开云南,首站便来到了成都永陵博物馆。“其中有些文物,更是首次对公众展出。”

60余件扇面首次出滇展览

体会云南清代书画艺术的风韵

扇子是古人扇风引凉的器具。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往来应酬互赠扇子,或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是中国文人间的一种雅事。存字或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扇面,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

扇面作品不仅直接反映了各历史时期的审美风尚、价值取向和时代风格,也是文人士大夫思想、艺术、品格、修养的集中体现。“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是对扇面书画艺术最高的品评。漫步展厅中,从这些或生动、或精湛、或壮阔、或抒情的扇面前走过,似乎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的匠心独运和文人墨客的美学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此次展出的文物中,从形制上可以分为团扇扇面和折扇扇面。但在单元设计上,我们主要根据扇面的内容来进行了划分。比如,第一单元主要展现山水扇面,山水画也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最重要的部分;第二单元为花鸟扇面,花鸟画也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再来,还有人物扇面、书法扇面。”

中国的扇面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并在历朝历代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所以,当观众将目光投向展板之上,就会发现从扇的源流,再到扇面在不同朝代的发展,都在展厅中有清晰地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金和人物扇面

“这次展出的扇面,其实是有‘限定’的。首先是来自云南地区的扇面文物,而且都是清朝的扇面,集中在清中期到清末期。所以通过展板的内容,也扩宽了展览的时间和空间脉络,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扇面艺术发展的历程。”高亚兰表示,虽然展出的文物仅是云南清代部分书画家的作品,但仍能从中了解到云南书画的特点以及代表人物。

慈禧“代笔”作品、首次展出扇面……

方寸之间沉浸式感受文人雅致

用笔工整、描绘精细的设色花卉扇面,粉色的花朵与青翠的草木在错落有致间绽放,展现出盎然的生机;还有清雅之风和野逸之趣相得益彰的设色花鸟扇面,洁白的鸟儿栖息在花朵上,似乎能看到鸟语花香的美丽云南……展览中,当观众在扇面前伫立良久,迟迟难以移动步伐,也许就是在细细欣赏曾兰芳的作品。

“我们此次共展出了曾兰芳的三幅扇面作品。”高亚兰介绍道,曾兰芳号师南,清末镇雄县城南门内人,其生性聪颖,勤于攻读,潜心绘画,最终成为云南知名女画家。其花鸟效法恽寿平。“曾兰芳是云南本地人,她比较有名的一点是,她被传为慈禧太后的代笔。据当地的学者研究,曾兰芳由她的义父岑毓英举荐到清朝皇宫内,充当慈禧太后书画代笔人,称之‘女史’,后离开清宫回滇继续作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兰芳设色花鸟扇面

展览中,更有首次对公众展出的文物,譬如杨应选的《人物扇面三挖》扇面长卷,将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极具观赏价值。“这件文物,此前一直待在库房中,从未展出过。昆明市博物馆方也想以此次展览为契机,让这幅展品首次与观众见面。”据悉,杨应选为云南昆明人。工人物、花鸟,造诣颇深。人物、山水、花鸟俱精,尤以人物画技最高,临摹水平极精。

细心感受展览,就会发现这些精美的扇面,不仅静静躺在展柜中,从高处垂下的纱幔,还将扇面上顾盼生姿的仕女、缤纷灿烂的花卉融入其上,在纱幔与光影之间更能感受扇面的风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兰芳设色花卉扇面

“在展陈设计上,我们也想充分利用扇面当中的元素,把扇面的美感扩大化,扩大到整个展览空间。让观众除了能在文物中感受扇面的美,在纱幔上也能以很近的角度去观看扇面的细节,还兼顾了观众打卡拍照的需求。也通过音乐跟视频的结合,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文人的雅致。”高亚兰说道,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并免费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