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于1847年开始前来古巴,取代即将取得自由的黑人奴隶,大大减轻了废奴运动在加勒比地区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1870和1880年代,大量从美国西部过来的华人加入了创建哈瓦那中国城的活动。

这些人在美国小有积蓄,但受到1870年代美国排华运动的影响而选择离开美国。

20世纪中期,哈瓦那的中国城在规模上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旧金山的中国城,拥有数千大小商家,华裔成为古巴经济中最活跃的少数族群。

在政治上,出于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愤恨和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大量华工和小业主参加了古巴民族主义者马蒂领导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

从马蒂的战友,古巴开国元勋之一的奎萨塔那里赢得了“没有一个中国人是逃兵;没有一个中国人是叛徒”的赞誉。

奎萨塔早在1892年,即古巴独立前10年,就写下长文赞扬参加古巴独立斗争的华裔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古巴政府和华人社区在哈瓦那海边建立了“旅古华人协助古巴独立纪功碑”。

但由于“九·一八事变”,哈瓦那华社没有举行揭幕和庆祝仪式。

而是将之留到1946年中国抗战胜利后成为世界大国,中国海军第一次访问古巴,他们才举行了盛大的纪念碑揭幕仪式和欢迎中国海军的活动。

民族主义革命之外,从1920年代开始,华人知识分子也积极参加了古巴的左翼和社会主义运动。

很多人加入了古巴人民社会主义党(即1962年以前的古巴共产党)。

1950年代下半期,大量华人参加了卡斯特罗领导的“七二六”运动,目的是恢复被军事强人巴蒂斯塔中止的宪政,实现社会正义,争取古巴经济独立。

古巴华人对所在国政治生活的贡献有它的特殊意义:

一般来说海外华人总是尽量避免卷入当地政治冲突和纠纷,很少有华人在它国政治独立和国家建设中像古巴华人那样积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上,华人社区以哈瓦那中国城为中心。

区区2.8万人口,却拥有4家报纸,数十个拥有自己活动场所的民间社团和一个代表华社整体的中华总会(由各社团选举产生),4家影剧院;

众多的文体俱乐部,一家银行,一家医院,一家养老院,一个面积很大的社区墓地,还举办各种和中国文化或者拉美文化(例如嘉年华日)有关的庆祝活动。

因此,整个华人社区在古巴(尤其是哈瓦那)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远远超出了它在总人口中的比重(1959年古巴人口有600多万,华裔只有10万)。

中国城因其繁华而有“加勒比的小巴黎”之称。

历史作证:华人在古巴不是外人,不是埋头挣钱万事不问的打工仔或小店主;

也不是用炫耀和卖弄自己族群文化的奇异特色博得主流社会青睐和宽容的少数族群。

而是古巴民族独立和国家建构的积极参与者,是古巴除了西裔和非洲裔以外第三个重要的族群。

在华人社团场所,孙中山的画像和中国国民政府的旗帜与马蒂的画像和古巴共和国的旗帜并列悬挂,体现了华人对中国和古巴的双重民族主义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人参加马蒂领导的革命,是为了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的古巴共和国。

他们参加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是为了这个革命许诺的恢复宪政和民主的目标。

在这个意义上,一个非常说明问题的历史细节是:

推翻巴蒂斯塔的联合阵线一建立新政权,就通过了以被巴蒂斯塔中止的1940年宪法为蓝本的古巴共和国新宪法,确认了自由、民主、人权这些普世价值。

华社在一周之内就迅速翻译出版了这个新宪法的中文本《古巴共和国基本大法》。

其第一条就是古巴是“共和国家,以共同享受政治自由、社会正义、个人和集体福利和人类团结为本”。

毫无疑问,国家最高权力的独揽和共和制是格格不入的,就连巴蒂斯塔当初也不得不声明共和宪法的中止是暂时的。

但众所周知的是,这个由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产生的《古巴共和国基本大法》很快就在掌握了枪杆子的政治权力下变成一纸空文,现在则完全被遗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古巴革命后,华人的遭遇可谓是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