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当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舒张功能障碍时,会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引起心力衰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能量代谢治疗是药物在不改变心率、血压及冠状动脉血流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使心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能量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下列这几种药物可以营养心肌细胞:

一. 辅酶Q10

又称泛醌、辅酶Q,为机体内广泛存在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是营养心肌和改善心肌代谢类药物。

辅酶Q10的减少会影响人体正常运作,首先会影响心脏功能。当人体内辅酶Q10含量低于60%时,可能出现心慌、胸闷、机体疲劳乏力;低于40%时,可能导致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冠心病;含量低于25%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所以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群,更需补充辅酶Q10。

目前一般建议每日摄入辅酶Q10的含量为20~200mg。按食物中所含辅酶Q10的含量计算,每天大致需要吃0.3~3kg沙丁鱼、或0.6~6kg猪肉/牛肉,或2~20kg西兰花,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一定每天都能吃够所需的量,所以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通过摄入辅酶Q10补充剂的方式来额外补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15mg,一日3次,饭后口服。

肌内注射:一次5-10mg,一日1次,2-4周为1疗程。

静脉注射:剂量、疗程同肌内注射;

重症患者必要时每次剂量可增至50mg以上,静脉滴注。

二. 曲美他嗪

曲美他嗪属于抗缺血性药物,可提高心衰患者的能量代谢效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曲美他嗪可作为辅助治疗或作为传统治疗药物不能耐受时的替代治疗,用于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可根据患者的并发症和耐受性,必要时将二线药物曲美他嗪用作一线治疗药物。

对缺血性心衰患者,曲美他嗪可通过恢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调血浆炎性反应及心肌肌钙蛋白水平以减轻心肌损伤。

用法用量

每次20 mg,每日 3 次,三餐时服用,肌酐清除率 30~60 mL/min,推荐 20 mg,每日 2 次;缓释制剂 35 mg,每日 2 次。

三. 辅酶 I

心血管疾病过程中伴随辅酶 Ⅰ 代谢失衡。研究表明,补充辅酶 Ⅰ 可抑制心肌凋亡、纤维化、心肌肥大和恢复线粒体稳态,全面抑制心肌重构进程,有效改善心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辅酶 Ⅰ 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可改善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心肌炎。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每日 1 次 5 mg,14 天为一疗程。大多应用 2 个疗程。

四. 左卡尼汀

卡尼汀又称左旋肉毒碱,属维生素类生理活性物质,是哺乳动物能量代谢中必需的体内天然物质。

左卡尼汀早期在临床上较广泛地用于治疗血液透析后肉碱缺乏症,可使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失衡趋于恢复,提高 ATP 的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研究显示,大剂量左卡尼汀可改善合并严重心脏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心衰、心律失常、缺血症状及心功能,帮助患者更好地耐受血液透析治疗。

用法用量:

每日 1~3 g,分 2~3 次于用餐时服用。

五. 磷酸肌酸

磷酸肌酸是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在氧化代谢减慢时为能量供给不足的心肌细胞提供 ATP 再合成的底物,稳定心肌细胞磷脂膜抵抗氧自由基的损害,保护心肌细胞。

研究发现,心肌内磷酸肌酸与 ATP 的比值和心脏的舒张功能呈正相关,磷酸肌酸降低可导致心脏的舒张功能障碍。临床上多将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用于治疗心肌损伤。

用法用量:

一次 1 g,30~45 min 内静脉滴注,一日 1~2 次。

上面5种药物,可以营养心肌,但都不是治疗心衰的一线药物,除曲他美嗪外,其他作为辅助用药,我们日常可以通过食物获取。因此,平时大家应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结构,锻炼身体,来保养我们的心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审稿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主任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 熊洁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