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场超市里,收银员在结账时会用扫描枪读取商品的条形码。经过扫描,商品的名称、价格准确显示在电脑上。可以说,商品条形码就是商品的“身份证”。

不过,网络上出现许多针对条线码的解读:“697开头的是珍贵植物提取化妆品”“可以分辨是国产还是进口商品”“用常用软件扫码,扫不出来的就是假货”……上海辟谣平台调查发现,很多“解读”实为误读。

条形码697开头的是植物提取化妆品

“看包装上条形码数字的前三位:690含有激素;691含有少量铅汞;692是中药的;693是天然的;695是纯植物提取;697是珍贵植物提取的”,这是一个网络上流传的鉴别化妆品好坏的帖子,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因为条形码的前缀是用来标识企业申请条形码使用资质的所在国,与所谓的“护肤品成分”没有半点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品条形码相当于商品的全球“身份证”。条码遵循唯一性原则,即一个商品项目只能有一个代码,通过名为“GS1”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得以实现。在这个系统中,每种贸易项目都拥有一个独特的商品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而这个代码或代码的一部分就是我们常见的商品条形码中的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主要采用GTIN的三种数据结构,即EAN/UCC-13、EAN/UCC-8和UCC-12。消费者平时比较常见的是EAN-13条码,13位数字代码。

在EAN-13条码中,前缀码的3位数字代表该条形码是向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支机构申请的。

目前,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已将690至699之间的前缀码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使用,也就是说,条形码前3位数是690-699,代表企业在中国申请条形码使用资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及地区前缀码查询表。图片来源: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网

而传言中的“含有激素”“天然的”“珍贵植物提取”等说法,并不是化妆品的正规分类,更像是随意编造出来的。在这些网帖中,往往先介绍所谓的“鉴定方法”,紧接着就开始介绍某款“纯植物提取”产品,还附上购买链接,这样的“伪化妆品鉴定方法”恐怕是商家为了产品营销而做的噱头。

与此相类似,部分网帖所称“条形码编号8开头的都是转基因食品”“不买条形码45、49开头的,就可以避免日本核污染产品”等说法也站不住脚。

看条形码可以分辨是真国货还是假洋货?

由于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将不同的前缀码分配给不同国家和地区,于是网上又有帖子称,可以通过条形码分辨产品产地,比如“69开头是国产的,其他都是进口商品”“若商品原产地是国外,条码却以69开头,那就是买到了假洋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这些说法也不准确。因为条形码前3位数代表企业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申请条形码使用资质,至于实际产地,要看商品包装上的原产地信息。

例如,一款条形码以69开头的奶粉,商品包装上标注产地为新西兰,代表该商品在新西兰生产和分装,而销售奶粉的企业在中国申请了条形码使用资质。

同样地,许多在中国生产并标注“Made in China”的商品,其条形码并不以69开头,而是以企业申请条形码使用资质的所在国规定标注。

因此,条形码并不能代表商品产地,原产地要以商品包装上的产地信息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商品包装标注产地为新西兰,销售企业在中国申请条形码使用资质,条形码以69开头。右:商品在中国生产,销售企业在美国申请条形码使用资质,使用美国UPC条码。

软件扫不出来就是假货?

还有消费者发现,通过手机软件扫描条形码,可以显示出商品信息。但也有些码扫不出来,还有些虽能扫出来却没有有效信息。有人怀疑,扫不出来是否为假货?

其实不然。因为聊天软件、购物软件等各类手机App无法把所有商品一一收录,扫不出来仅代表该商品暂未收录进该软件。如果消费者想要查询商品的详细信息,可以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开发和运营的 “中国编码”App或 “条码追溯”小程序上扫码查询。它们能够识读符合GS1标准的各类码制,是目前市面上最全、最专业的扫码工具。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有的商品没有条形码,并不代表是假货。因为条形码并非强制使用,如果企业没有申请,商品就没有条形码,但仍旧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总之,条形码没有防伪功能,不能鉴定商品真假。

微信编辑:大白

还原事实,洞悉真相。

欢迎关注,留言举报!

除了辟谣,这里还关注网络热点,及时回应网友关切,追踪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