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过钟楼尖尖、跳过西安护城河、帮助群众撬过防盗门……今年50多岁的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南大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姚六一这样总结着自己的过往。

在一个流动人口多、独居老人多、门店摊贩多,距离钟楼5分钟路程的社区里,姚六一扎根基层19年如一日。“咱就想为群众办点事,群众芝麻大的事都跟我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姚六一用他最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不平凡的故事,爱群众,把群众放在心尖。

始于崇敬 忠于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摊贩商户间的纠纷、油烟排放引起的争吵、群众因噪声产生的矛盾……姚六一每天无数趟巡逻于钟楼社区,解决群众的各种大事小事、难事杂事烦心事,管理于社区服务于社区。

走访期间,不论是街边门店还是社区群众一直与姚警官热情大声招呼,“你反映的问题我知道,你放心,我给你注意着呢。”姚六一向五金店的老人打着招呼。

姚警官是真好,经常群众晚上一打电话他半夜就从纺织城赶过来了,真是没啥说的,我们都很感谢他。”路过的钟楼社区群众说。

有一次,他在巡逻中遇到一个神色慌忙的小女孩,仔细一问才知道是社区的一栋楼阳台外露的厨房处着火了。姚六一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看到大火已经烧了起来。

情急之下,姚六一毫不犹豫带着社区的工作人员冲了上去,栅栏门摇不开,只能撬防盗门,当撬开门锁踹开防盗门时,屋内是外婆带着小外孙女,外婆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小外孙女在屋内哭闹,外婆进屋安抚孩子的时候不小心起了火。

“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火灾,但是只有你身处其中你才知道它的恐惧。”姚六一当时有两个担心,一方面是担心火势向上蔓延,火越烧越大,另一方面是担心屋内的群众受到伤害。当火着起来的时候,她们已经手足无措了,姚六一进入屋内的时候浓烟已经到达他胸口的位置了,可就这样依旧奋不顾身的救出老人和小孩。

处理好现场人员和火势以后,同事告诉姚六一,他的脸当时已经煞白。“心里压力最大的就是面对那样的场景,这并不是因为我胆小,是因为我太害怕这个火,会给群众造成一个多么大的伤害了。”姚六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旧记忆犹新。

2005年,姚六一从部队转业,来到西安市南大街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至今已走过19个年头。此前一直身为武装警察的他,由于平日处理突发事件、维护社会治安等部分工作上的重合,便早早对警察这个行业产生了崇敬和向往,秉着这样的初心,姚六一在转业时,毅然选择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爱群众,不想辜负他们的期待

“咱就想为群众办点事,群众芝麻大的事都跟我的喜怒哀乐息息相关。”当姚六一每每走进社区时,群众期盼的目光、关切的问候、热情的招呼,是支撑他走过漫长的19年从警岁月的原动力。不论休假还是深夜,只要看到陌生号码的来电他都会第一时间接通。看到群众洋溢的笑脸、忙碌间相隔一条街也不忘的点头、频频发出去家里吃饭的邀约,姚六一觉得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六一将“五共三排一管理”警务机制中的“警企共治”真正落到了实处,将自己的工作与整个相关行业联系起来,共同排查安全隐患、共同化解矛盾纠纷,钟楼社区中处处可见姚六一治安协理员的身影。当身边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会选择拨通姚警官的手机。

被表彰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的他,谈起自己近20年扎根基层的感想,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干就完了。家中存有40余册的荣誉证书的他,做工作只为寻求自己的安心,不是做给旁人看的。

对于未来,姚六一表示他的目标和期望迫在眉睫,计划为钟楼社区的独居老人制定“亲警邻”多维多护模式,为每一户独居老人家中安装雷达,在他们有需要或是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确保第一时间有人赶往现场,让老人“有人爱,有人念,有人陪”,社区“有人帮,有人管,有人治。”

本报记者 刘姚尧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