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起时,解放军广州军区、昆明军区集中9个野战军29个陆军师为主力,在炮兵、装甲兵火力支援下,突破边境,以大兵团闪击战术扫荡越北一线边境守敌。与此同时,在边境其他地区以边防部队和武装基干民兵担任守备任务,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拔除敌人边防据点,以及负责侦察、监视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在西线云南方向,根据昆明军区命令,云南省军区文山军分区所属部队部署到边境一线,对当面敌人的骑线据点和边防屯实施打击。其中军分区边防11团受命组织一个加强连,精心组织,一举歼灭边境当面上蓬边防屯之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边防11团前身是军分区边防1营,为适应边防斗争形势,于1978年12月底扩编为团级建制。不过这还是个简编团,只有2个步兵营、1个重机枪连、1个炮兵连,兵力火力远比不上野战军甲种步兵团。好在边防11团久驻边境地区,熟悉当地地形和气候、民情,对于作战比较有利。

根据上级赋予的任务,边防11团秘密向边境集结,并组织侦察兵越境侦察,掌握了当面之敌上蓬边防屯的情况。该边防屯位于富宁县田蓬街西南千余米处敌境内的一个高地上,此处海拔1600多米,山高坡陡,地势险要,藤萝交织。附近还有一个检查站,负责双边往来,但在战前已经关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蓬边防屯有越方边防军约80人,其中以一个加强排守在高地上。敌人利用法军留下的用条石、混凝土修建的碉堡群为基础,经过修复加固,构筑成由4个大型碉堡为骨干的环形防御圈。在阵地上构筑有明暗火力点、掩蔽部、坑道、堑壕,以交通壕相连接,配置了轻重机枪、迫击炮、40火箭筒、冲锋枪等火器。阵地周围的山坡上埋有大量地雷,检查站的道路旁还架设了铁丝网和敷设了障碍。

边防11团首长根据地形、敌情进行了仔细研究,决心组织一个加强连,首先以火力袭击摧毁边防屯高地上的防御工事,之后步兵发起突击,以穿插分割战术迅速歼灭边防屯之敌,再撤回我境组织防御。经过选择比较后,将作战任务交给了训练基础较好的1营2连。考虑到边防团火力较弱,又抽调一个新组建的民兵76加农炮连配属该团,负责火力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17日上午,民兵76加农炮连接连发起两次炮火急袭,打得又准又狠,将边防屯高地上的敌碉堡群彻底摧毁,沉重打击了敌人。黄昏时分,边防2连利用天色已黑为掩护迅速接敌,突然发起进攻。经过一夜激战攻占了边防屯,歼灭越军一个加强排,缴获60迫击炮3门、冲锋枪7支、40火箭筒1具及军用物资一部。

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成为一个模范战例,战后边防2连和民兵76加农炮连都受到了上级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