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7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战场,解放军陆军第43军(欠129师)在广州军区前指统一指挥下,向越北边境禄平县城发起进攻作战,目标是夺取禄平,尔后沿4号公路向西发展攻击,配合军区主力陆军第55军攻打重镇谅山,给越寇以沉重一击。

经过前一阶段作战,防守禄平边境的越军地方军独立第123团遭到第43军严厉打击,剩下2个多营残敌退守到禄平县城东北和巴散一线扼守,并在禄平独立营及部分民军、特工协助下,企图凭借既设阵地进行顽抗。同时,越军步兵338师2个奉命团由亭立地区西进增援禄平、谅山,已进至禄平以东地区,并在奇穷河北岸派有警戒分队。

针对当面敌情,第43军以主力师127师打主攻,沿支禄公路两侧向禄平实施主要突击;128师主力在127师左侧并肩推进,向禄平东侧实施助攻,并以一部兵力坚守要点防敌338师向我翼侧进攻。

前一阶段作战胜利后,第43军指战员气势旺盛,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斗经验。察觉到当面越军呈现炮火不多、士气较低、兵员缺额等弱点,虽然善于游击战,但无法阻挡我军大兵团攻击。因此,第43军充分集中优势兵力,一般以1个多团打敌1个营,以1个多营打敌1个连,每战必数倍于敌,保证攻坚必克。因对越军纵深部署情况了解较少,随着战斗的发展,我军战线拉长,侧翼愈加暴露。据此,在战术运用上强调稳扎稳打,以多路并肩突击,互相掩护,逐点形成包围迂回,各个歼灭残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27日攻击发起后,127、128师在强大炮兵火力支援下,齐头并进,交替攻击,突击速度很快,比较顺利地击溃了当面守敌,攻占了禄平县城及奇穷河以北各要点。在下一步攻占迷迈山的战斗中,127师于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抓住战机,奔袭抢渡奇穷河,一举夺取迷迈山,切断了谅山守敌的退路,与第55军共同形成了进逼河内的态势。左翼128师一直打到奇穷河边,并以一部歼灭巴散之敌,保障了127师向谅山进攻的右翼安全。

至3月4日攻击结束,第43军部队向敌纵深突进20余公里,基本歼灭越军独立第123团和禄平独立营,并歼灭民军一部,共计毙伤俘敌1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完成了广州军区前指赋予的任务。

第43军能取得这样的作战成果,首先是在总体指挥上坚持了集中兵力,穿插包围,各个歼敌的作战方针,步调紧凑,衔接有力,未出现大的失误,实现了预先设想的速决歼敌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在具体战术上抓住越军据点防守、翼侧暴露的弱点,采取了小群多路,穿插合围,把主攻点放在守敌侧后的打法。越军兵力不足,无法阻挡我军穿插,且士气低落,一旦侧后被围即抛弃阵地逃跑,因此我军进展很快。

同时,根据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第43军各部队注意调整战术,攻击时尽量采取疏开队形,防敌火力袭击。并加强步兵和炮兵协同,以炮火拔点支援步兵攻击,在火力与运动结合上越打越好,越打越熟练,伤亡也越来越少。据统计,第二阶段作战敌我交换比为3:1,以小的代价换取了较大战果,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