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军步兵第327师于1971年在广宁省东潮地区组建,别称“求江师”。该师初建时为架子生产师,隶属越军总部工程局,下辖生产42、120、155、540团,先后在广宁省和昆嵩地区担负修筑公路任务。1975年,该师改属总经济建设局,在东潮、汪秘地区修路、挖煤。1978年,该师又转隶给第三军区,在南定地区进行军事训练和组织生产。

1979年初,为适应北方备战的需要,第327师奉命改编为步兵师,调防至谅山省禄平地区,归第一军区管辖,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全师进行扩编,所属42、155、540团改编为步兵团,120团改编为炮兵团,总兵力约6000余人。时任师长陈英范,副师长阮文宣等。该师底子薄,官兵素质和军事基础较差。战备期间主要进行了防御戒备训练、机动作战演习、无线电通信训练、炮手协同训练,以及熟悉工事、伪装阵地、防敌袭击等科目的培训和演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战争打响后,解放军陆军第55军向谅山省北部边境重镇同登发起猛攻,配合军区主力在高平方向作战,并伺机向省会谅山市发展进攻。奉越军总部和第一军区命令,步兵第327师出动沿4号公路北上增援谅山。至2月25日,同登已失守,步兵第327师先头步兵42团进至谅山以北的扣马山南、北侧一带,42团团部带1营守卫坤来西南长形高地、279高地、拜怎一线,3营守卫303高地、扣马山、536高地、关湖、楠流、水溪一线;步兵540团推进到奇穷河北岸的圻罗、由菲一带,协防谅山市区;步兵155团北上前出至龙都一带;炮兵120团布防在那杜、伯蒙附近。

凭借谅山地区山地纵横、草深林密、道路稀少的有利地形,步兵327师各部控制要点修筑了大量工事和设置了各种障碍,阵地上均构筑有可容纳10-30人的短洞、A字型工事、大型掩蔽部、火力发射点和数道堑壕,并与交通壕相连接,严密组织火力配系,构成了能打能藏的支撑点式环形防御。通过设在扣马山主峰上的前沿观察所和炮兵观察所,可为炮兵提供相关射击数据。在各阵地前沿便于人马通行的地段,还设置了防步兵、防坦克雷场和多种障碍物。各阵地既能独立战斗,又能互相以火力支援,封锁交通要道,形成了谅山外围的防御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月27日,解放军陆军第55军及配属部队向谅山市发起进攻,至3月4日全部攻占谅山外围要点及市区,并协同攻克禄平的陆军第43军形成了威逼越南首都河内的态势。作战期间,步兵第327师并不和解放军正面硬拼,接触战之后便相机撤退,其主力整体损失不重,但各团均遭受一定程度打击。其中步兵42团损失一部,3营营长被击毙(存疑),收罗伤兵104人;步兵155团损失较大,伤亡111人,失踪553人,逃兵129人;步兵540团部分被歼,收罗伤兵70余人;炮兵120团受到重创,失踪504人,逃兵51人。战后该师士气较低落,官兵惧怕再与中国军队打仗。

评价:步兵第327师为生产部队改编而成,战斗力较差,作战表现也不尽力,因此未对我军构成较大威胁。该师组织不够有力,官兵畏苦畏难情绪重,各团失踪和逃亡人员较多,重新凝聚战斗力较困难,因此在越军向谅山反扑过程中被放到二线进行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