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东线战场解放军势如破竹,四面追击逃散的越军。其中陆军第54军162师担任中路清剿部队,沿茶灵向弄花、兰怀、班萨斗、班嘎地区搜索前进。越军在路边高地设置了小股兵力实施阻击,并在公路上堆放了路障和埋设了防步兵、防坦克地雷。162师前卫团猛打猛冲,一刻不停,接连清除了越军的阻击线,一直追赶到班萨斗地区。

班萨斗是个小村庄,扼守东北边境一条重要公路,是茶灵通往边境的必经之地。在该村南北两侧,数座陡峭石山平地拔起,高视公路。村庄东侧,约60米宽的巴望河横穿公路,只有一座铁桥连接两岸。越军在班萨斗布置了1个连左右兵力,依托两侧山上的众多山洞、茂密的竹林及路边的房屋、草丛设置阵地,构筑火力点,严密封锁公路及铁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12日,前卫团进至班萨斗附近,和越军发生激战。越军凭借有利地形,以绵密火力封锁前沿,双方展开反复争夺。前卫团尖刀营连攻四次未能奏效,尖刀连伤亡过半。根据团首长指示,该营将预备队都拉上去,采取小群多路战术,并集中营炮火消灭敌火力点,各路突击分队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向前发展进攻。经过一天激战,前卫团基本控制了班萨斗地区,残余越军分散潜藏于山地草丛中,伺机出来袭扰。162师命令,前卫团就地展开搜剿,务必歼灭班萨斗残敌,保障公路的畅通。

前卫团奉令后将部队以连为单位展开,分片划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对进攻击,逐山逐水逐洞逐林进行搜剿。各分队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冲锋枪、手榴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的威力,将发现的残敌逐一消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连队搜索到班萨斗西侧时,发现一个巨大山洞,上下贯通,各有一个洞口,里边有多深不知道。从山洞中有电缆通向洞外,附近还发现了越军的尸体和丢弃的物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山洞是越军的藏身之地。战士们先是向洞中喊话,但无回应。试图进入洞内时,遭到里边的射击。因洞内通道狭窄,情况不明,贸然进入势必造成伤亡。连长和指导员商量后,决定采取火攻,命令从后方调上来工兵和大量汽油。

战斗准备就绪后,战士们将汽油从洞口灌入洞中,并将几百公斤炸药和缴获的炮弹、地雷全部抛入洞内,再用40火箭筒向里打,火焰喷射器喷烧,造成洞内连索爆炸,声音震耳欲聋,两个洞口都冒出巨大烟柱。最后,将这个大山洞彻底摧毁,无一人生还。后来在附近抓到几名逃跑的越军,经过审问得知,这个洞里有一个通信站,工作人员加守卫部队有170多人,这回全部报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