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到一个视频,一名列车员说山东人穷,被一名乘客怒怼,最后,相关铁路部门也公开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本来并不大,无论什么原因,列车员在工作岗位上开地图炮,表达地域歧视,当然会引起公愤;小伙子勇敢地站出来,义正词严,立场鲜明地反击,引来一片叫好声,我也非常佩服。但是,我觉得,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的事儿,继续上纲上线,就没有必要了,看到最近网上积愤难平,纷纷声讨那个口无遮拦的列车员,似乎有些过分。

还有很多人专门出来,列出种种数据,来证实山东人根本不穷。这反而让我有些困惑。按照常理,富人其实不会在乎别人说他穷,甚至有时候还会拿穷来自嘲;一个真正富裕的地方,被别人说穷,也无所谓。假设有人说上海人穷,广东人穷,包括说浙江人穷,肯定不会引起什么反应,他们绝不会拿出各种证据,非要说自己不穷。但一句山东人穷,引起这么大的反应,作为一名山东人,我觉得值得反思。

首先,我们说山东是经济大省,一直挑着全国的经济大梁。山东人按说不应该穷,相对来说,山东人的人均收入也不算低,而且发展比较均衡,过去比较落后的地区如今也在奋起直追。山东不像很多省份,集全省之力发展一个城市,导致城市之间巨大的落差,所以,山东不光不穷,也没有特别穷的地方。既然如此,山东人为什么会被认为穷呢?尽管这么说出来的只是一名列车员,但他可能也代表着一部分人对山东人的固有印象,所以才把穷当作山东的软肋,否则,他为什么不说山东人个子矮呢?

山东人之所以会给人留下穷的印象,我想,或许有几个原因:

一是山东人确实穷过。这一点必须承认。不穷,就没有几代人闯关东的经历。包括我老家,那片土地历经黄河水患,改革开放后,发展也一度非常缓慢,和山东的沿海城市没法比,和全国那些经济发达的地方更没法比,所以,穷,也是山东人曾经的事实。

二是山东人注重节俭。可能是穷过的原因,也可能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山东人尤其注重节俭。这是一代代人的传统,今天的老人,即便退休金很高,也不舍得享受。这一点,我相信山东人都深有体会,老人剩菜剩饭不舍得扔,但为儿女花钱,一点也不含糊。

三是山东人低调,不愿露富,更不会炫富。很多富人,并不会一身奢侈品,而是看起来非常朴素,甚至显得有些简单。或者说,山东人更愿意把钱花在里子上,而不是面子上。但有朋自远方来,山东人会让朋友很有面子。

四是确实有很多人不了解山东,不了解山东人,这种不了解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误解。还是真心希望他们多来山东看看,才会知道,在山东,美食绝不是煎饼卷大葱,不是人人会开挖掘机,女人吃饭不光能上桌,就是跳桌子上也无所谓,山东人喝酒不会硬灌,酒量也不比别的地方大,主陪副陪只是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山东人讲礼,更讲理,实在,但不迂腐,穷还是不穷,多来山东看看,自然会有感受。

其实,我有点怀疑我们误解了那名列车员,或许,他说的“穷”是“君子固穷”的穷,那也来自一位山东人的教诲,要坚守君子的品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么一想。倒也妥帖。山东人不怕穷,更不怕被别人认为穷。但也不要去盲目的富,富的唯恐天下人不知,那不是山东人该做的事。

当然,也有真正穷的山东人,比如我,顶着挨骂的风险写下这些文字,还没有人打赏,实在是再穷不过了。

欢迎转发,点赞,点在看。

另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请将公众号加星标置顶,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我的文章,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