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六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卢卡斯·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以“造‘小’的艺术:从分子开关到分子马达”为题,分享了他的研究故事,以及对于学术与创新的洞见。

费林加主要研究的“分子机器”,是指由许多不同分子水平部件组装在一起的装置,这些分子部件在外部刺激下,可以像机器一样运动,是一种超分子体系。

“分子开关”是其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能够在0和1两种状态进行转换的分子就是开关,而分子开关则将0和1的转换带到了纳米级的尺度。

费林加认为,分子开关的光敏性与可以对患处实现精准治疗的特点,让它能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

费林加合成的分子马达,则是将宏观意义上的发动机在微观层面进行复现,是分子机器的关键组成部件之一。

费林加畅想,数十年后,分子马达和分子车会迎来更多实质性应用。比如在医疗领域,分子机器可以进入人体精准靶向递送药物,为癌症治疗提供助力;在材料领域,分子机器可以制造能够进行自清洁和自修复的材料;在计算机领域,分子机器可以成为信息的存储单元。

据悉,“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由上海市政协发起并主管,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复旦大学、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

“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的主题是:跟植上海、聚焦前沿,传播科学思想,助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讲坛计划每年举办六期,每期确定一个科学主题,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作前沿研究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