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发!高淳民歌明日唱响国家大剧院

南京日报讯(记者 王怀艳 通讯员 刘凯) 高淳民歌将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记者昨从南京晓庄学院获悉,12日14:30,省级非遗高淳民歌将在该校音乐学院教师郭燕龙博士带领下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四月里来好风光——苏南高淳民歌讲唱会》。据了解,这是南京民歌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10日,郭燕龙作为团队带头人,率先开拔乘坐高铁去往北京。

民歌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歌曲。高淳民歌源远流长,《吴越春秋》中记载的高淳民歌《河上歌》距今已2500多年。高淳民歌大体上可分为生产号子、田牧歌、节日歌舞、风俗音乐及其他几类,包括插秧歌、耘田歌、牧牛歌、哭嫁歌、民谣等。了解到高淳民歌的深厚底蕴和丰富资源,2019年,郭燕龙将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研究方向锁定在高淳民歌,研究成果受到全国相关研究领域专家的关注和肯定,也因此获得本次登台国家大剧院的机会。

本次,郭燕龙团队将为大家带来《春歌头·重打锣鼓重开台》《无心插柳柳枝青》《十绣荷包》等15首民歌。其中《五月栽秧》最具代表性,歌中唱道“五月里来是秧场,村村栽秧忙又忙”,描绘了人们农忙栽秧的场景,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是高淳民歌代表。

除了经典曲目,团队还带来《春歌头·重打锣鼓重开台》等6首由郭燕龙最新挖掘整理的民歌。“这是它们首次公开表演,每首都极具特色又令人耳目一新。”郭燕龙说,以《卖花谣》为例,它用清丽柔婉的曲调唱着“我清早爬起来,把花门打开,花园里的花草特别鲜”,讲述了卖花人清早采花且惜花之情,其优美足可以和《茉莉花》相媲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天,郭燕龙还将演唱《放羊山歌》等3首由他在原生态高淳民歌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新歌,它们充分保留了歌曲原有韵味,且词曲更优美,充分体现了高淳民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本次赴京人员,除了郭燕龙等晓庄学院师生,其余均为土生土长的高淳人,他们中有高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陈九林、高淳民歌市级非遗传承人夏小玲,还有高淳农民孔庆刚、谷顺福、朱克报等,将为观众带来原汁原味的表演。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