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源自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本书原文选自明 ·赵开美所刻《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原文后的条文号码是后世医学家为方便学习,按照原书条文次序所加。本书共选原文 195 条,其中必须背诵的 110 条,必须熟读的 85 条。

所附方剂歌诀参考了《汤头歌诀》、《长沙方歌括》和一些《方剂学讲义》,为便于诵读,对某些语句作了修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寒论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③粉之。一服汗出,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④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⑤。(39)

【词解】

③温粉:关于温粉的成分,《份寒论》未明确记载,后世医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为:煅牡蛎、生黄花各三钱,粳米粉一两,共研细未,和匀,以稀疏缉包,缓缓扑于肌肤。

④乍有轻时:身重忽而有所减轻。

⑤发之:发散解表。

【解析】

39 条指出大青龙汤证的非典型脉症。由于感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临床表现有典型者,也有不典型者,医者临证当注意鉴别。本条首言“伤寒”,并主以“大青龙汤发之”,说明病机同前。上条曰“太阳中风”,本条曰“伤寒”,是互文见义,总属风寒之邪侵袋人体。份寒表实证本为浮紧之脉,应见身疼痛之症,身疼痛反映了寒为阳邪,其性收敛凝闭的特性。但寒邪闭郁于表,阳气不得发越而郁闭,则阳郁渐趋化热,其脉也必由寒邪收引所致之紧脉而渐渐变为和缓不紧,此即本条浮缓之意。实际上,此处之浮缓是与浮紧对比而言,反映了阳气内郁化热之机转。同时,营阴郁滞所致的身疼痛也因阳郁化热,热壅经气不利而变为身重之症。此与第6条“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之身重,机理有相似之处,但程度有别。其身重乍有轻时者,是因邪气有传人之势,进退于表里之间,故身重常见乍有轻时。本条之脉症虽不似上条之典型,但却与上条相互补充,同样反映了表寒郁闭,内有郁热之病机。然而,本条所论毕竟为非典型脉症,因此必须与上条联系理解,即亦应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等症,方可确诊。亦只有如此,才可用大青龙汤发散表邪,兼清内热。

“无少阴证者”,是说本条之身重、烦躁应与少阴病之身重、烦躁相鉴别。少阴病身重是由于阴盛阳衰,气血不足所致,故其身重无休止之时,且必伴有脉微细,恶寒肢厥,但欲寐等阴寒之象。而本证之身重,属汗不得出,阳郁化热,热壅经气不利所致,故其身重乍有轻时,且必伴有表实证和内热之象,二者显然有别。少阴病之烦躁,多为正气大虚,阴盛阳衰,阴阳离决所致,故其多伴有一派阴寒内盛,阳气大虚之证,而大青龙汤之烦躁属风寒束表,郁热内扰所致,故必与发热恶寒,无汗等表实并见,且多呈现一派正盛邪实之证,故二者不难区分。

【方义】

由于本方麻黄用量大,为发汗之峻剂,故服用时须注意:①先煮麻黄,去上沫;②温分三次服用。③取微微汗出为佳,切勿过汗伤阳。④因本方发汗力强,不易控制,若汗出过多,可用温粉扑身以止其汗。⑤若一服汗出邪解,即待后眼。⑥若复服过汗,乃至亡阳,出现恶风、烦躁、不得眠等变证者,应及时救治。

【临证要点】

主症:恶寒,发热,身痛(或重),无汗,烦躁,脉浮紧(或浮缓)。

病机:风寒外束,兼阳郁内热。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方用大青龙汤。

编辑:刘亚宁

一审:向 薇

二审:刘益玮

三审:唐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