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54军某团副团长王英洲接到调令:让他升任54军副军长。

王英洲懵了:这是真的吗?是副团长直接提拔到副军长呀,会不会是弄错了吧。先不管他,到军部不就知道了。

全军上下一片震惊,都在议论这次提拔。54军在全解放军也是赫赫有名,这支军队参加过建国后的抗美援朝、西藏平叛,对印自卫反击战,为国家安定立下汗马功劳。

54军中的战斗英雄更是数不胜数,王英洲为什么能从中脱颖而出,直接被提拔为副军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形式下的时代宠儿

早在六十年代,党中央就注意到了干部老龄化、领导干部断层问题,提出干部年应当年轻化。

当时任总书记的邓小平就说过:“把年轻人提起来,放到重要岗位上,管得业务多了,见识就广了,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十年过去了,各行各业的领导许多还是革命前辈,干部老龄化文问题非常严重。

随着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军队做为一个特殊的集体,兵员有五百万之多,干部老龄化,军队战斗力显下降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提高战斗力,军队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于是党中央决定先解决,军队干部老龄化问题,在军队干部中实行老中青相结合模式,让军队的高级将领呈年轻化、知识化,以适应今后军队现代化的发展。

军队非常重视英雄模范的带头作用,提拔任用英雄模范,是军队培养干部的一条途径。

54军响应上级号召,军党委研究决定,不仅要提拔年轻干部,而且步子要迈得大一些,培养成干部年轻化的典范,这样带英雄模范的带头作用会更大。

在提拔人员的问题上,军党委分歧很大,因为54军的战斗英雄太多了,看看谁都行,又都不合适,最后军长韩怀智拍板,提拔作战勇敢、军事能力优异,舍己救人的独臂英雄模范王英洲,升任副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一纸调令,把当时任54军160师478团的副团长王英洲,越级提拔为副军长。

王英洲,1939年出生在河南叶县。17岁参军,当时韩怀智将军是王英洲参军部队的师参谋长。

王英洲参军后,随54军入朝作战 ,直到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才回国。

1960年进军西藏平叛作战,那时他任130师7连的侦察班长。在洛隆县战役中,他们连被包围在寺中七天七夜,断绝粮食,他们坚持了七天七夜,等到大部队到来,并全部歼灭了敌人。在这次战役中,王英洲展现出优异的军事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中印边境爆发战争 ,王英洲所在的130师,被派到边境西线的瓦弄作战。

在一次激烈的战役中,王英洲所在连队伤亡惨重,副连长和两任排长都牺牲了,连长任命他为代理排长

王英洲率领他们排引领大部队,把印军两个营拦腰截断,最终消灭了敌人。

在这次战斗中,他们连消灭了三百多印军。王英洲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被任命为正式排长。

两年后,王英洲升任连长,他刚刚二十五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他们连队进行实战演习,在双方对抗时“敌方”向他们扔了一个炸药包,机枪手正扫射兴起,没有注意到炸药包。王英洲看到马上要爆炸的炸药包,一只手把机枪手拉到自己身后,一只手捡起炸药包扔了出去。

一声巨响过后,机枪手安全了,王英洲倒在了血泊中。尽管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行动来书写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王英洲醒来后已经在医院里,发现右手没了。

王英洲成了54军的英雄,但却失去了右手。他知道失去右手就意味着要转业,要离开他热爱的军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英洲他不甘心,他向上级申请,宁愿不要什么荣誉,也要留在部队,没有右手,他可以用左手。别的兵能干的他都能干,甚至比其他人干得更好。

王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手术几天便开始下床练习。几个月后和战友们一起训练,用左手射击,左手投弹

军党委根据王英洲的特殊情况,研究决定让他留下来,于是他成为54军的特殊一员,独臂军人。

因为他做战勇敢,舍己救人,被评为模范,全军标兵。

1964年到1975年,王英洲历任副营长、营长到副团长。

因为王英洲表现突出,政治忠诚,成了提拔的最佳人选,于是被提拔为副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负众望,更上层楼

王英洲到军部见到韩怀智军长,得知自己真的被提拔成副军长了。他没有沾沾自喜,反而觉得自己难以胜任。韩军长表示,有军党委做你的坚强后盾,放开手脚,大胆去干。

王英洲觉得自己以前是个副团长,现在是副军长,无论从眼光、还是能力都和这个副军长有很大差距。不过那又算什么,自己通过努力学习,必能让自己和这个职位相匹配。

从此,常常看到这个副军长,经常向部下虚心请教,时而还拿笔托淡话记录下来。那几个师长也都是革命老前辈,军事才能和各方面能力都十分优秀,王英洲从他们身上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这就是我们的革命前辈,王英洲没有因为自己是副军长而高高在上,而那些师长们也没因王英洲阻挡了他们晋升的路,而心怀怨恨。一个虚心请教,一个倾囊相授,他们的品德难能可贵。

韩军长也看到了王英洲,这个年轻副军长的进步,他决定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革命干将,把自己一身本领教给他。

先从演讲开始,无论大小会韩军长都让王英洲上台发言,刚开始上台,一看到台下上万双眼晴,心里有些紧张,看到军长面带笑容鼓励的目光,便又信心满满。渐渐地,越来越熟练,到最后演讲稿不拿,照样讲得头头是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尽快让王英洲指挥大兵团做战,军事演习韩军长让王英洲,先讲怎样部署队,怎样指挥,不足之处,自己再加已补正,有几次后,便让王英洲做指挥。

第一次做总指挥时,王英洲觉得心里没底,韩军长说,有军党委给你撑腰,你大胆去指挥。

在军党委的悉心培养下,王英洲慢慢和军长这个位置相匹配,渐显大将之风。

王英洲并没有因为当上副军长,耍官僚主义作风,反而常常下基层,和战士们一起训练,一起吃住,了解基层官兵的需求,对战士们嚅寒问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爆发对越自卫反击战,54军开赴南疆,韩军长和王英洲等和部队一道深入越军腹地,到一线指挥作战。

54军接到给友军送粮食补给的任务,军长把任务排给了侦察处的一个连。连队接到命令后,马上和装粮食弹药的二十辆汽车 ,一起出发。

由于越南山地树林茂密,地形复杂,车队行进一个小时后,车队便遭到了敌人的伏击,侦察连和敌人展开激战,车队被敌人堵住,无法通过。

韩军长接到军情后,心急如焚。王英洲主动清缨带队前去指挥作战。军长同意后,他马上带人赶到先头部队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英洲了解具体情况后,拿出军用地图,研究后发现有一条小路可以穿插到,这股敌人背后。马上下令,侦察连正面佯功,诱惑敌人,派自己带来的连队,穿插到敌人背后,两面夹击。

一个小时后,战斗正式打响,越军受到我军的前后夹击,很快便溃不成军,四散逃窜。王英洲不让追击敌人,马上兵合一处,命令车队马上通过。车队按时送到友军部队,及时保障了供给,有力地支援了友军作战。

部队敌后穿插很难,汽车队更难,这次战斗打出了54军的威名。在战场上,王英洲常常关心受伤的战士,看看伤员们的治疗情况。到基层部队给战士们做做思想工作,鼓舞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越自卫击战结束后,王英洲做为一线高级指挥官,部队为他请功,王英洲拒绝了。说那么多将士在前线和越军拼杀,他们才是劳苦功高,功劳应给他们。

王英洲做为一个从基层升上来的副军长,他更懂得、更关心基层官兵,他常给基层官兵争取每一份荣誉。

王英洲爱54军,爱54军的每一个官兵。多少年后,那些老兵回忆起王英洲,眼里充满了无限的敬仰和爱戴。

王英洲是一个称职的副军长,也成为干部年轻化政策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王英洲调离了他爱的,和爱他的54军,调到河南军区任副司令员。

1988年,王英洲被军委授了少将军衔。

1996年6月 任河南省军区政委、正军职,后升任军区司令员

1999年,王英洲从军区司令员上退下来,至今仍健在。

王英洲是个传奇的军人,他既有从副团长提拔到副军长的越级提拔,又有在副军职这个位上干了二十一年之久将官,他更是一个独臂将军。无论在任何岗位上,他都毫无怨言,尽职尽责。

王英洲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国防事业。他伤痕累累,战功显赫,他是国之脊梁,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解放军极为罕见的一次超级提拔:副团长直接被提拔为副军长》

《宝鸡政法》2021年11月2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