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诞辰日的前一天,李讷在纪念堂被人认出后说:我来看爸爸

李讷是毛泽东的第十个孩子,在战争年代,虽然条件艰苦,环境险恶,但在父亲身边,李讷仍然度过了欢乐的童年时光。对于李讷来说,毛主席不仅仅是她的父亲,更是她的老师。

所以在父亲去世后,李讷始终惦记着他。每年她都会去纪念堂看望父亲,被人认出来之后,她说道:我来看爸爸。

李讷在毛泽东众多的孩子中,是最受宠爱的一个,她知道,她是唯一一个没有离开过父亲,并且是在他的呵护中长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8月,李讷出生在延安,有爸爸的陪伴,她的童年生活快乐却也充满了幸福。她也知道,当时的哥哥和姐姐也都在苏联,只有她在父亲的身边,不过她也能为父亲提供一些快乐。

或许是孩子都不在身边,毛泽东格外珍惜和李讷在一起的日子,不舍得她离开。

所以,不管父亲在哪里,毛泽东也把她带在身边。

1947年撤离延安时,李讷6岁多,自己被捆在马鞍子上撤出了延安。

在她的印象中,父亲工作繁忙,却也是个工作狂。每当他工作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最犯愁的就是让父亲休息,那个时候,李讷就成为了缓解父亲疲惫工作的法宝。他们把李讷推进屋子,毛主席就算是多么忙都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去抱一抱李讷。

之后,他就会带着李讷出来散散步晒晒太阳,那个时候毛主席的大手牵着李讷的小手,充满了温情。多年后,李讷每每想起当时的场景,都感觉父亲的手总是那么温暖。

在她小时候,父亲也会和她一起玩,教她念古诗。在她十岁之前,所有的知识都是父母教的。

在延安最艰难的时候,却也是李讷最开心的时候,他们没有饭吃,每天只能吃黑豆和山药蛋充饥。李讷听说吃黑豆牙齿会变黑,去问父亲。逗得父亲哈哈大笑,父亲告诉她黑豆营养丰富,不但不会让牙齿变黑,对身体也有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父亲陪伴着李讷渐渐长大,从握着父亲的一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到后来拉着他的手,李讷长大成人。

或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呵护,没有受过多少苦,成年以后的李讷,她的人生并不顺利。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锻炼女儿,毛主席把她送到了五七干校。这也是李讷人生的转折点,如果李讷不去那里,可能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事情。

在这里她遇到了小徐,执意要和他结婚,父亲也送上了祝福。但两个人不仅家庭差距大,学识、文化、兴趣都格格不入,如此一来,两人的感情很快破裂,李讷要求离婚。在离婚时,李讷发现自己怀孕,担心回去给父母丢脸,在这里独立过了几年难过的生活,好在时过境迁,几年后她终于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可这个时候,父亲已经变得苍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随着父亲的逝世,李讷的精神世界一下子崩塌,再加上婚姻破裂,她独自一人带着儿子过着困苦的生活,省吃俭用。

但她还是靠着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1985年,她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伴侣,和王景清结婚,从此过上了安稳幸福的生活。

对于父亲,李讷始终觉得给她留下的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思念父亲的她,也总会在父亲诞辰去纪念堂。

1998年,李讷前来瞻仰父亲,被人认出,她表示:“我只是来看看爸爸!”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也让在场的人心酸不已。过去那个在父亲怀里撒娇的小女孩,如今经过世事的变迁,也成为了不动声色的大人。她悄悄地把对父亲的思念深埋心底,但她的行动和言语却暴露了,父亲仍然在她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