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村镇银行“集中解散”话题引发业内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内已有近20家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甚至退市。

4月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广东监管局披露,同意广东南粤银行收购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并设立广东南粤银行中山分行。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的“村改支”不同,这是行内首例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村镇银行后新设分行的案例。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村改分”将帮助广东南粤银行完善在珠三角区域的业务布局,也为其他村镇银行的改革化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记者留意到,此次被收购的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曾因在审慎经营、支付结算、异地业务、反洗钱业务等方面有违规行为接连遭受监管处罚。 被收购重组后,广东南粤银行中山分行将如何提升规范化经营程度?相比较“村改支”,“村改分”会有哪些优势与便利?

对此,广东南粤银行回应称,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改制为广东南粤银行中山分行后,可以依托广东南粤银行的制度建设、管理、人才和科技等平台优势,全面提升经营水平。

“问题股东”退出,经营业绩好转

据公开资料显示,广东南粤银行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总行位于广东湛江市的城市商业银行。2021年12月底,该行引入粤财控股作为战略控股股东,转型为国有控股城商行。截至2023年12月底,该行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元。

记者查阅广东南粤银行业绩报告发现,2021-2023年,该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52亿元、27.04亿元、30.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73%、-17.14%%、13.28%;净利润分别为4.23亿元、3.80亿元、4.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52%、3.47%、7.83%。数据显示,该行在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在大幅下降之后出现好转。

资产质量层面,截至2023年末,南粤银行不良贷款率由2.91%降至2.57%,同比减少0.34个百分点,但对比2021年1.62%,不良贷款率仍面临一定的挑战;拨备覆盖率由133.73%降至128.83%,同比减少4.9个百分点。

据了解,2023年是广东南粤银行以国有控股银行新身份推进改革重塑的关键之年。2023年9月,广东省政府100亿元专项债资金通过粤财控股增资入股方式成功注入南粤银行,同年“问题股东”金立集团退出南粤银行股东行列。公开资料显示,金立集团曾是南粤银行主要股东。在2017年前后,金立集团遭遇债务危机陷入破产重组境地。南粤银行曾因金立集团债务被列入被执行人,缘由系“司法协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23年末,广东南粤银行十大股东。图源公司官网

截至2023年末,广东南粤银行最大股东为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5.57%。

从分支机构布局来看,广东南粤银行下辖总行营业部,设广州、深圳、重庆、东莞、长沙、佛山、肇庆、江门、惠州、揭阳、珠海、云浮、南沙等13家异地分行,1家分行级专营机构资金运营中心,127个营业网点。据业内人士分析,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改制为南粤银行中山分行后,南粤银行将完成在珠三角九市的全面布局,有助于其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被收购银行曾因违规多次被罚

此次被收购的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位于“中国灯饰之都”的广东中山市古镇镇。是在2012年9月,由广东南粤银行作为主发起银行,联合古镇镇当地企业及个人共同出资设立的村镇银行。

据介绍,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成立十余年以来,坚守 “支小支农”市场定位,着力打造小微灯饰合作伙伴银行,为古镇镇灯饰和花木两大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曾入选全国“年度全国百强村镇银行”,是全国优秀村镇银行的典范之一。

但是近年来,随着银行业面临着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部分村镇银行经营压力上升,问题逐渐显现。据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显示,2023年二季度,位于“红区”的高风险银行有337家,其中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高风险银行数量分别为191家和132家,占比较大。村镇银行因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治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在经营过程中聚集了较多风险。

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亦曾因在审慎经营、支付结算、异地业务、反洗钱业务等方面有违规行为接连遭受监管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截图。

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信息,2022年9月19日,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违反人民币现金收付和货币防伪反假业务管理规定、违反反洗钱业务管理规定、违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规定,被警告并处罚款97.5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山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截图。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山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信息,2022年2月22日,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同业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违规开展异地业务,被罚款80万元。

2024年4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广东南粤银行收购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机构网点、权利义务并设立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行,同时督促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按规定办理法人机构解散等事宜。

此次收购完成后,广东南粤银行中山分行将如何规避违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为当地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广东南粤银行在接受奥一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改制为广东南粤银行中山分行后,可以依托广东南粤银行的制度建设、管理、人才和科技等平台优势,全面提升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县域、支农支小能力,实现支持县域经济增长和自身稳健运行双赢。

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复中,南粤银行不仅承接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机构网点、权利义务,还要督促中山古镇南粤村镇银行按规定办理法人机构解散等事宜。

据记者了解,广东南粤银行中山分行已完成选址并进入装修阶段,人员选聘、分行组织架构设置、内控体系建立、证照申领等工作正有序开展,预计今年内正式开业。

作为全国首例“村改分”案例,广东南粤银行的相关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名业内人士指出,和“村改支”相比,“村改分”是指村镇银行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后,不是简单转变为一个支行,而是可能设立为母行独立的分行或子公司,新设的机构可能拥有比支行更高的自主权,更加独立的运营和灵活的管理。而事实上,无论“村改分”还是“村改支”,都是为了优化村镇银行的结构。

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提速

我国中小银行数量占比超九成,是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落实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由于提供的金融服务较为单一,加之自身经营能力有限、治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中小银行也在发展经营过程中聚集了一定风险。

毋庸置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推进”,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也把“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2024年的首要部署任务。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信息统计,今年内累计有超过20家主发起行增持旗下村镇银行的请示获批,数量远超去年同期。仅4月以来,就有包括北京大兴华夏村镇银行、重庆江北恒丰村镇银行在内的多家中小银行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并转为母行分支机构。

有专家表示,村镇银行化险改革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未来中小银行重组速度将继续加快。下一阶段重点在于城商行、农商行合并重组村镇银行,以及农商行、农信社的合并重组。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兼并重组之后,中小银行仍需深耕差异化市场,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等,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

“兼并重组并非一招鲜。”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发展中小银行,应重视中小银行作用,采取措施防范大型银行在非市场化的过度下沉中给中小银行带来的“挤出效应”。金融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中小银行包括差别化的监管规则、税收政策、存款准备金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对投资、管理村镇银行意愿较强、措施到位、风险化解成效显著的城商行、农商行,应给予一定的激励。还应对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出台指导性意见,引导村镇银行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化解风险,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