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是神,无所不能;

青年时,妈妈是故乡,我们成远方;

中年时,妈妈已衰老或已离去,我们又成了妈妈。

一声“妈妈”,赌上她一生的爱。

今日母亲节,用文字怀念在天堂的母亲,也感恩在身边一直帮助我们、给予我们关爱的婆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在,家就在。

妈在,家就在。

小时候有关母亲记忆很深的一幅画面:

每到夏天的时候,我放学回家,母亲总坐个小板凳在门口等我,或晒太阳,或洗衣服、摘菜……大老远在村口看到这幅画面心里是踏实温暖的。有时候如果看不到母亲心里就会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妈妈又生病了吗(因为妈妈生我时年龄比较大,身体一直不好),那种紧张感好像刻在了身体中。

母亲去世多年,虽然没有在成年后给过我陪伴,但是小时候她教给我要坚韧、要努力、要学会吃苦的品质却让我受益终身。

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温柔安静,却在遭遇困难时内心坚韧且有力量。

她给了我生命,就值得我一生放在心底怀念、想念、感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已为人母,每次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时就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怀里的两个小可人就是你最大财富和幸福

虽然有时也会被放学后姐弟俩“妈妈妈妈……”的轮番轰炸搞得烦躁,但是每次他们熟睡后看着俩娃在梦中甜蜜的微笑,内心又会被软软的爱包裹。

这就是妈妈的幸福守护。

“妈妈”真的是神药一剂。

“妈妈”真的是神药一剂。

喊一声“妈妈”好像能止痛。

叫一声“妈妈”好像能抗饿。

我们家娃摔倒了或者磕到了,带着哭腔喊一声“妈妈”,然后我会过去抱抱他们,用“妈妈牌神气”吹一下,这时他刚才的痛好像瞬间消失,坐起身来又蹦蹦跳跳进行自己的游戏。

为此我先生总念叨:这喊妈妈难道能止痛吗?

我想,不是喊妈妈能止痛,而是妈妈温暖的爱会让他们忘记痛。

网上总有妈妈们吐槽:放学一进家门就喊妈,沙发上坐着个爹是摆设么!妈妈妈的,喊妈能填饱肚子呀。

我想这或许也真的能,因为妈妈在的安心会让孩子心里的空隙填满,精神吃饱,一切都好。

母亲节,愿每一个妈妈都能好好享受孩子甜腻腻喊“妈妈”的幸福,每一个孩子都在喊妈妈的幸福中快乐长大。

婆婆也是妈。

“婆婆也是妈,您一辈子辛苦啦,您把儿子抚养大,如今儿媳来报答……”

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这首歌,我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眼眶湿润,一份情绪是感恩婆婆7年来对我们小家庭的帮助和支持,生完孩子月子里她真的是做到了亲妈可以做到一切,这份感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好好尽孝;还有一份情绪是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有妈的孩子心里有一块地方永远是满的。

虽然当今社会婆媳关系一直是很多家庭里敏感却又无法逃避的关系问题,但是在我看来始终相信:人心换人心!彼此的真心付出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日报》中说: 好的家庭关系,都自带分寸感。彼此关爱,互不干涉;彼此独立,保持尊重。

婆媳关系也该如此,彼此尊重和理解,好的关系才能维持长久。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许多人一转身就是一生,一别一辈子。

无论是你的妈妈,还是你的婆婆,有母亲在就有幸福在,

祝愿全天下的母亲:安康顺遂,母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