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影会客厅:编剧孟广顺《幸福慢车》是关于当代青年铁路人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西影会客厅:编剧孟广顺《幸福慢车》是关于当代青年铁路人的电影

铁路助力 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路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老中青三代铁路人为线索,以铁道公益性慢火车为媒介,院线电影《幸福慢车》所讲述的热血动人故事正在全国热映。影片的编剧和总策划孟广顺做客本期《西影会客厅》,分享他的铁路创作故事。孟广顺常年扎根铁路建设一线,并坚持书写铁路故事,著有长篇小说高铁三部曲《高铁作证》、《国门之外》、《大路朝天》,同时也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四十余载,在国内外高铁建设中,这些铁道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了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素材来源。他说,作为一名作家,就要为人民而歌,为劳动者而歌。身在铁路,就有责任传达铁路建设的声音,书写铁路建设中的英雄,这是他作为铁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个鲜活的铁路人身影,从他的笔下走向电视荧幕和电影银幕。这一次,决定将目光聚焦在公益性慢火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益性慢火车极大方便了农户的出行,农户足不出“车”就能赶集、挣钱,其他旅客也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特色商品。而在创作过程中,通过采风和采访,他发现慢火车的管理难度相较高铁来说更大。

公益慢火车承载着山区人民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福慢车》由青年导演李亚东指导,主创团队为呈现真实场景、聚焦铁路精神下足了功夫,不仅展现了乡村振兴重大时代主题,同时也以独特的创新叙事视角和精妙的镜头语言得到了多位专家和媒体的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的最后,故事主人公程路从一位抵触慢车上琐碎工作的青年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发自心底地热爱这份工作的列车员,并与列车长共同坚守,用青春、果敢和热情接续奋斗。在山间缓缓而行的公益性慢火车与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形成了强烈反差,他表示,希望能通过这部影片引起社会对偏远地区百姓的关注和支持。

文学作品影视化需要编剧的打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孟广顺笔耕不辍,目前已出版12部文学著作,并创作出多部电影、电视连续剧剧本。他表示,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既有相通也有不同,但创作背后都有一个共通的东西,那就是对‘人性’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断打磨个体人物的奋斗价值,通过人物成长反映时代精神与国家发展,他完成了兼具口碑和生命力的艺术创作,下一步,他将聚焦西部铁路建设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路故事之外,他也在不断向着更广阔的文学领域探索,他说,每次我踏入一个新的题材或体裁领域,都感觉自己像一位探险家,正在未知的领域中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