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5月11日电 (袁菡苓)日前,为加快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做好四川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工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根据《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工信部联原〔2022〕153号),结合《四川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川经信环资〔2023〕173号),四川制定并印发了《四川省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围绕四川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五大降碳重点任务:

一是构筑低碳产业格局,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有关政策,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充分发挥四川省资源禀赋优势,引导有色金属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

二是深化技术节能降碳,加大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加快节能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探索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新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进清洁能源替代,鼓励企业参与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储能开发建设,提升节能降碳水平。

四是推进产业循环发展,发展再生金属产业,支持有色金属行业与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耦合发展,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推进固废综合利用。

五是强化绿色制造引领,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鼓励企业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开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引导下游行业选用绿色有色金属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围绕全省有色金属行业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重点方向、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打造绿色低碳制造体系等工作内容分别设置3个专栏,细化实施路径方法及任务目标。

首先是针对“十四五”“十五五”两个关键时期,提出各细分有色金属行业能效水平目标以及有色金属行业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目标。针对碳排放重点品种“铝”,以及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特点提出2025年、2030年四川省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提出再生金属供应占比目标。

其次是根据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特点, 结合四川省有色金属产业特色,提出电解铝行业率先达峰。强化产业协同耦合,推广铝水直接合金化等短流程工艺。强化锂、稀土、工业硅等行业(四川特色)政策引导,支持电解铝、工业硅等生产用电量大、负荷稳定的企业参与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建设。

第三是积极开展产业合作,扩大与重庆等周边省(市)合作,推动产业链配套,探索建立跨省市有色金属行业协同降碳机制。充分发挥四川省资源禀赋优势,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引导有色金属行业产能向可再生能源富集、资源环境可承载地区有序转移。

据了解,当前,四川已依托能源禀赋优势,从河南承接至少40万吨电解铝产能落地广元,广元与内蒙、云南、新疆等地均有原材料铝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