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肥一体化在中国快速发展,受到业界关注,但水肥一体化发展需多种条件和多方面配合,其中肥料就是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时候水溶性不好的肥料容易堵塞喷灌、滴管,造成一定损失,由此也制约水肥一体化发展,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同时当下市场多种功能性水溶肥出现,到底哪些肥料更适合水肥一体化?功能性肥料又是怎么来的?为了解开其中答案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记者专访了研究功能性肥料多年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慕康国。

本篇专访约300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慕康国

记者:慕老师,国内推广水肥一体化始于哪一年?

慕康国:水肥一体化开始重点推广我觉得应该在2010年左右,这是个大概时间,当时国内一批行业专家在实际工作中提出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就是要实现施肥与灌溉结合,由此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使用简单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始时是与以色列合作,把以色列的灌溉设备在国内推广,在实践工作中一部分企业和农民在一线运用了来自国外来自以色列的技术、方法,由此慢慢引起了业界注意和学界研究,才有了今天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如果在时间方面更严格的考证那可能就更早了,追溯的历史会更长。

记者:您主要做功能性肥料研究研发,那么什么是功能性肥料?

慕康国: 解读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展开说,随着农业发展、肥料应用市场也发生很多变化,传统肥料向作物提供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等,传统肥料只是满足作物营养需求,其主要核心都以满足作物养分需求为主。

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生物刺激素产品开发,慢慢的可以实现给肥料赋能,赋予更多除养分需求之外的其他能力,使得肥料产生更多功能,这些功能恰恰是农民和种植者喜欢需求的。比如促根,通过促根实现作物生长发育,还有抗逆、抗低温、抗高温、抗盐碱等等不同功能。

最近这些年,生物刺激素资源中有很多具有抑菌防病功能,甚至具有抑制虫害功能,都可以引进添加到肥料当中,使得肥料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基础上,实现更多功能,那么这种肥料就叫做功能性肥料。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偏重某一项功能为主,一种肥料不可能实现所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功能性肥料是哪一年提出的?

慕康国:功能性肥料提出我觉得应该在2010年左右。

记者:您是哪一年开始接触功能性肥料?

慕康国:我接触功能性肥料大概有十年了,大概是2014年。那一年第二届国际生物刺激素联盟会议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那次会议让我很有收获,也是从那场会议开始,我尤为关注功能性肥料,开始投入大量精力研究。

记者:是不是适合水肥一体化使用的功能性水溶肥料更有优势?

慕康国:功能性水溶肥首先满足水溶肥最基本要求,在水肥一体化中很有优势,功能性水溶肥不仅满足营养需求,同时赋予更多功能,还能融入水肥一体化,使农民大大简化施肥劳动力成本和投入,并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所以说功能性水溶肥料在水肥一体化中非常有优势。

记者:功能性肥料主要是以水溶肥为主吗?

慕康国:现在是以水溶肥为主,当然也包括常规复合肥。因为很多物质不仅可用到水溶肥中,还有一些在使用方式上,与传统肥料结合也很好。我们在生产中,水溶肥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复合肥,所以说在复合肥中,同样需要实现功能多样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您在研发功能性肥水溶肥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题?

慕康国:难题很多,功能物质从行业中称为生物刺激剂或生物刺激素,这些物质来源广泛,产品特性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与传统肥料之间融合问题。有的物质和肥料融合后相互不能稳定存在,这涉及到物理稳定性问题、化学稳定性问题等多个方面。

首先形成一个产品一定是稳定产品,否则肥料就容易出现结晶、沉淀、分解等多种问题。功能性物质很多都是有机物、有机分子,于是很容易出现水解问题,也很容易出现在高盐情况下分解问题。另外我刚才说物理稳定性要解决,所以我们希望大量通过配方设计工艺来调整肥料稳定性。

还有一些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等,我们要把功能菌添加到肥料中去,才能形成功能性肥料,那么微生物在里边往往会出现活性问题,比如在高盐情况下容易出现微生物死亡问题等等。

记者:功能性肥料是哪一年用到水肥一体化上的?

慕康国:有10到15年的时间了。

记者:可否举个例子说说功能性肥料的应用?

慕康国:比如我们现在做的玉米浆浓缩液,我们要把它变成水溶肥,变成水溶肥就需要跟矿质养分去结合,才能体现出效果,但要实现这个过程,就涉及到刚才提到的稳定性问题。

另外,在实际跟企业合作过程中也有例子,比如我们跟江苏某企业进行合作中,我们想把沼液变成沼液肥,这个过程看着简单,但需要添加生物菌,很多菌不能适应沼液环境,就需要共同研发相关菌,保证我们的菌进入肥中,可以有长期存活时间,能够满足国家有关肥料基本标准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在水肥一体化中,功能性水溶肥料优势大,还是常规性肥料优势大?

慕康国:肯定是功能性水溶肥优势更大,更容易受到农民欢迎,因为功能多了,解决问题多了,解决农民痛点多了。

比如抗盐问题,刚才提到玉米浆浓缩液,常规肥料解决不了抗盐问题,因为它本身是矿质养分无机化合物,很多都是盐分,不但不能解决,有可能还加剧土壤中次生盐渍化问题。那么通过这种玉米浆浓缩液,它作为生物刺激素应用,不仅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还能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特别是抗盐能力。

我们给它赋能了农民欢迎了,解决危害。包括我们在新疆棉花当中应用,常规水溶肥肯定解决不了土壤盐碱,因为盐碱新疆很多地区棉花难以种植,那么通过我们强化功能性水溶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不能种的地,现在可以种了。

功能性水溶肥早期我理解是用海藻酸来促根,真正进入到2000年以后,功能性水溶肥得到大量推广,后来逐步挖掘更多新物质,新化合物,功能越来越多,我们可以用作农药登记,也可作为生物刺激素登记,所以说功能进一步强化。

记者:水溶性肥料和液体肥是属于同一类产品吗?

慕康国:在我看来水溶性肥料和液体肥料属于一家人,但还属于两个概念,统一起来确切的说应该是水溶肥。因为水溶肥的说法内涵更大,水溶肥包括固体水溶和液体水溶,只要是你能够实现全水溶,都可以称之为水溶肥。

记者:水肥一体化应用水溶肥,是不是很容易出现堵塞管道?

慕康国:这种现象我们见到很多,原因不少。很多水溶肥料用的是大化肥原料,本身含有杂质,这些杂质很难溶于水,杂质多不溶于水,就会容易堵塞管道。另外,在早期过程中,企业为快速发展一哄而上,对产品研发不透,也造成相溶性、稳定性的系列问题,同时还有水溶肥储藏期不够长,有的甚至可能几十天就出现结晶等,最近我们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哪一年出现液体水溶肥?

慕康国:很难说液体水溶肥明确出现在哪一年,应该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特别是叶面肥,叶面肥很多都是液体的,行业中大家也认为液体的更容易实现分布均匀,现在与水肥一体化去结合,是一个自然而然发展过程,我觉得也就是近十年的事吧。

记者:那您觉得未来液体肥是不是会有比较快的发展?

慕康国:应该是下一步高速发展的方向,值得大家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