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野鸡在我国并不是一种稀有的物种,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用“泛滥成灾”四个字来形容。

只是那些年人民生活非常困苦,野鸡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美食,在人们的过度捕捉下,它的数量急剧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加农业用药、树木减少、人类居住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如今就算在深山里,也很难找到野鸡。

为了保护地区生态的平衡,我国已经将野鸡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倘若有谁非法猎杀、吃野鸡,那将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会在小黑屋里待上几年。

然而,距离我们八千多公里的英国,却有许多野生动物泛滥,其中之一便是野生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2020英国卫报初步统计,这么多年来本土野鸡数量至少增加到了6000万只,不仅数量庞大,活动范围也非常广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政府采取了许多限制措施,有些地区甚至实行奖励制度,人们每杀一只野鸡就会获得英镑报酬。

听起来确实很诱人,但是英国野鸡数量仍然庞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英国泛滥成灾的野鸡

英国泛滥成灾的野鸡

身处英国,我们开车正常行驶在乡间小路上,有可能遇到野鸡拦路,它们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当地交通。

要知道野鸡与寻常家养鸡不同,由于长期生活在野外,它们练就了一身“武艺”,奔跑速度非常快,还能张开翅膀短距离飞行,人们要想抓到它也绝非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野鸡群站在公路上,英国人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将其抓获,除非身上配备有“猎枪”。

虽说英国不像美国那样,对枪支管理比较松散,但他们只要遵守法律规定,是可以合法手持猎枪的。

刚开始,捕杀野鸡属于英国皇室的娱乐活动,还专门将大量人工养殖的野鸡放到野外,增加狩猎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好比我们唐朝时期盛行的狩猎活动一样,最终看谁射杀的野生动物最多,来决定最终的冠军。

料谁也没想到,英国野鸡的数量竟然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泛滥,现如今英国人也能随时端起猎枪,跑到野外去捕猎野鸡。

有了武器之后,想必可以很大程度上控制野鸡的数量,可事实上呢?野鸡有着很强的警觉性,再加上它们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们的数量反而与英国人预期相反,开始大幅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英国野鸡数量就已经非常恐怖,不少网友将其称为“野鸡大国”,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啊,只是在感叹英国野鸡多。

仗着自身数量上的优势,不少野鸡似乎没那么害怕人类,所以才会这般明目张胆的站在马路中间,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更重要的是,英国野鸡的泛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压缩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这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英国知名媒体报道,每年在公路上惨死的野鸡数量不在少数,它们的死亡时间往往在人们上下班出行的高峰期,大部分是被车辆碾死的,这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眼见野鸡数量如此之多,根本无法有效控制,英国政府经过商量后决定出台新政策,也就是“捕杀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鼓励人们捕杀野鸡,政府部门规定人们每捕杀一只野鸡就会获得一定的报酬,瞬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刚开始确实有不少人加入捕杀野鸡的队伍中,心中抱有很高的热情,只是当热情消退后,这项政策也就没多少人在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猎枪发出去的每颗子弹,都是人们耗费金钱买来的,然而捕捉野鸡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也要买子弹消耗成本,加上野鸡没那么容易抓获,很多人逐渐清醒,不愿意瞎折腾了。

况且野鸡的数量那么多,这项政策要想成功,必将打持久战,许多人慢慢变得疲惫,内心捕杀野鸡的斗志也渐渐消退了。

我国对野鸡的保护

我国对野鸡的保护

与英国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对待野鸡的态度。

在国内吃野鸡会被视为违法行为,甚至可能会面临坐牢,这就是事实,那么曾经泛滥的野鸡是怎样成为保护性动物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提起“野鸡”,最先想到的是不太正经的事物,比如野鸡大学、野鸡电影等等,成了一种贬义词,然后才会有人想起野鸡这种动物,那这个特殊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

据相关资料记载,野鸡的原名为“雉(zhì)鸡”,属于雉科走禽,而西汉皇帝刘邦的妻子名为“吕雉”,两者是不是很相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西汉第一位皇后,吕雉的身份无疑是尊贵的,之后她又曾手握实权,有着极高的地位,为了避吕后名讳,所以就将雉鸡改为野鸡了,一直流传至今。

随所这则资料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但在我国古典文献中,野鸡确实有记载,这也从侧面表明它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观上来看,野鸡和家养鸡差别很大,它们身上的羽毛是五彩斑斓的,单看头部的话,很像是孔雀头,短暂飞行的过程中也极具美感,难怪有人说野鸡飞起来像凤凰呢。

平日里野鸡就喜欢在灌木丛中休憩,等到公路上没人时就会在道路穿梭,寻找一些昆虫、谷物、植物嫩芽等等,吃的食物比较杂。

到了秋季丰收的季节,野鸡就会探出头来,在人们耕种田地上寻找掉落的谷物,有时也会专门破坏农田,只可惜农民只能将其驱赶,不能伤害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许多年轻人在抓到野鸡之后,主要目的不是吃它,而是获取野鸡身上漂亮的羽毛,然后将它们制作成各种漂亮的手工艺品,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

可到了国内,人们通常把野鸡当作一种食物,至于味道嘛,据说没那么好吃,又硬又柴还烧不烂,我可没吃过啊,大家也一定不要捕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久以前,我国野鸡的数量还是蛮多的,可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捉,它的数量开始急剧减少,分布也十分不均匀。

现如今很多地区已经很难发现它的身影,倒是东北地区,近几年反而出现泛滥的情况。

鉴于国内整体野鸡数量还处于濒危状态,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把它当作珍贵的野生动物,让其受到法律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是一只,仅仅私自捕捉一只野鸡,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所以大家一定要遵守法律,不要做傻事。

可若是为了吃而杀害野鸡,那就属于是非常恶劣的刑事案件了,难逃蹲大牢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我国已经有了相当严格的法律,还是有一些坏人仍要为非作歹,就比如匡某某因野鸡被判刑五年。

2018年初,匡某某心血来潮,用猎夹在山后捕捉了四只野鸡,然后将它们剥皮吃掉。

不曾想几个月后,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发现匡某某捕捉的野鸡都是白冠长尾雉,这类野鸡现在已经在河北、江苏等地已经灭绝,数量十分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匡某某为了享用私自捕捉并杀害,严重违反了刑法规定,最终匡某某共计赔偿了三万元,还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五年。

当然,捕杀野鸡行为并不是个例,而他们无一例外都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同是野鸡,它们在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待遇,这种差异背后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待动物保护的不同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奖励杀死野鸡,是为了国内控制野鸡数量,维护生态平衡,如果不加以管制,未来几十年时间里英国国内真有可能被野鸡“攻陷”。

而中国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则是出于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如果没有法律与政府限制,野鸡很有可能会在国内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国外一些国家也发生过野生动物泛滥的情况,就比如中国的小龙虾、法国的兔子以及北美地区的加拿大黑雁等等。

还有哪些动物在国外泛滥成灾

还有哪些动物在国外泛滥成灾

今年4月份,法国南部某个小镇突然出现了许多野兔,它们到处刨坑打洞,光天化日之下到处吃草,辛辛苦苦构建的高尔夫球场都快保不住了,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猜怎么着,市长亲自下令,号召市民积极抓兔,甚至还在路边粘贴了许多野兔信息,上面记载着兔肉的食谱。

好家伙,市长把怎样做兔肉都告诉大家了,可见他有多么的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所关注的一个美食区主播在法国居住,她在得知情况之后,斥巨资购买了三个捕兔笼,特地乘车来到小镇抓野兔。

在布置完陷阱之后,第二天前来查看,没想到真有两只兔子上钩,而这两只兔子最终难逃厄运,成了主播口中的美味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几年前北美地区加拿大黒雁泛滥,飞在空中满街拉屎,大街小巷弥漫着难闻的臭味,这也给当地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很多网友对此调侃,这两种野生动物要是放在中国,没准早就被吃光了,根本不可能泛滥。对此,各位有什么想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