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四月以来,成都市泡桐树中学为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从校园走向社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研学中,“泡中”学子与山川相逢,感受天地之大美;与历史邂逅,汲取不竭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不只在课堂,更在于远方。近日,该校2026学部展开了春季研学分享会。不同线路的学生,带着满满的收获,为全体师生作了精彩的分享。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河璀璨映古今。研学目的地为都江堰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前置课程、参观川菜博物馆、领略都江堰工程的宏伟、走访先锋村的“农夫记忆”景区,了解了都江堰的独特风采和现代化振兴发展的历史。

历史的笔触,轻绘古城的轮廓,蕴藏跃动的新生。在成都方志(文献)馆,同学们通过倾听解说、翻阅书籍,回望“典籍里的成都”,走进“方志里的成都”。

踏古寻韵,每一步都是千年的回响。行走在剑川古城,同学们静静体会这座古城的民族文化底蕴,享受古城的静谧祥和;在三星堆博物馆,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文化的魅力。

科技日新月异,构筑着未来国家的蓝图;历史厚重真挚,提醒一个国家的来路。在现代化数字工厂,同学们亲身体验专业实验室系统及仪器,认识KUKA机器人,实际操作无人机飞行,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

前往乐山犍为的同学们在旅途中既感受到了竹编和根书的魅力,又乘坐蒸汽小火车体验了矿井探秘,循着工业文明的历史轨迹,领略科技发展的魅力,培养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增进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的了解、认识和尊重。

《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前往眉山峨眉县研学的同学们品味到了“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三苏文化、三苏精神;并学习、传承手工造纸和竹编的传统文化。

万里长江第一城说的就是宜宾这座城市。前往自贡宜宾的同学们参观了李庄古镇、蜀南竹海、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中的燊海井、江姐故居、自贡恐龙博物馆等著名景点,深入地了解了一个地区的文化。

阆州城南天下稀。去往阆中研学的同学们分享了在朱德故居、张思德纪念馆、红军烈士纪念园、保宁醋体验园的研学体验,表示阆中之旅是一堂互动式、沉浸式、立体式,充满艺术味、青春味、时代味的思政课。

南方的北门,北方的南门,说得便是广元这座城市。前往广元研学的同学主要围绕七曲山大庙、剑门雄关、昭化古城进行了分享,坦言本次研学对自身发展有所帮助。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载重庆府。在重庆,同学们夜游两江、参观红岩革命广场、参观周君记火锅工业园区、深度体验荣昌夏布文化园,通过专业讲解、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的方式,认识到了重庆作为一座山城独有的魅力。

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同学们参观了西安古城墙、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西安交通大学,随着了解的深入,同学们渐渐感受到了每一座古迹、每一件展品,都在以它们独特的方式,传递着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的真谛。

在贵州,黄果树瀑布、苗寨、贵州博物馆以及南仁东纪念馆、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都给贵州研学路线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之美、民族风情、科技腾飞这三个词贯穿了这条研学线路。

彩云之南,云岭之乡。前往云南研学的同学们参观了西南联合大学旧址、陆军讲武堂、中国科学院直属天文台、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科研科普基地与石林风景区、澄江化石自然博物馆。

“研”途皆知识,“学”中悟成长。“研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此次研学之旅是一次知行合一的美好体验,是生活这本教科书的最美给予。”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研学这段时间里,同学们都收获满满,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愿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更大的世界。(图/文 成都市泡桐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