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5月11日消息(记者 彭华)5月9日下午,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承办的2024年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防汛暨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演练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炎黄广场举行,实战检验全系统应对重大洪涝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保障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急演练现场(央广网发 冯金灿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急演练现场(央广网发 许冬冬 摄)

此次演练共有21家参演单位,实现了省市一体、军地联动,旨在通过演练,落实省委、省政府“123”“321”防汛工作机制,强化省市联动,锻炼指挥调度、防洪抢险、紧急转运和医疗救援能力,进一步检验《河南省防汛卫生应急预案》,达到熟悉工作流程、磨合锤炼队伍、提高应急能力的目的。演练内容包括塌方救援,突发暴雨致塌方事故,重点演练灾情接报、应急响应、检伤分类、现场救援、分流转送等;车内解救,大风刮倒大树砸中车辆致驾驶员重伤,重点演练车内(狭窄空间)颈椎损伤现场救援,避免伤员二次损伤;涉水救援,暴雨导致部分区域被水围困,普通车辆无法通行,重点演练越野救护车和水陆两栖车开展涉水医疗救援及转运;医疗救护站搭建,在现场救援持续时间较长的灾害事故现场,搭建现场指挥部和医疗救护站,将抢救关口前移,重点检验现场指挥、医疗救护单元(帐篷)快速搭建能力。

“2024年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防汛暨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演练开始。”随着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急演练现场(央广网记者 彭华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急演练现场(央广网记者 彭华 摄)

“报告指挥部,1号急救车已经到达事故现场,发现多名伤者……”“报告指挥部,现场发现其中一名伤员高度疑似消化道传染病患者,我们按传染病患者转运流程转送定点医疗机构救治……”“报告指挥部,暴雨灾情导致塌方、交通意外等灾害事故中的全部伤病员已经全部转运完备……”随着演练开始,参加演练的急救车和急救人员陆续登场,按照既定流程一项项开展演练。现场演练结束后,紧急医学救援专家进行了演练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急演练现场(央广网记者 彭华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急演练现场(央广网记者 彭华 摄)

据了解,演练的课目都是洪涝灾害中最常遇到的情况,也是卫生健康系统参加防汛抢险救援的重要任务。此次演练过程中,全体参演队员不畏困难、精心演练,展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得到了专家团的交口称赞。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指挥、熟悉流程、磨合队伍、提升能力的目的,同时也为各地卫生健康部门提供了参考和样板。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领导表示,全系统要切实提高应急能力,健全医疗应急体系,加强省市县三级贯通一体的医疗应急队伍建设,分灾种建立健全综合医疗应急救援队伍,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加快建设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分批次建设5个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加快建设国家医疗应急城市试点项目。要持续推进应急队伍练兵比武活动,抓好应急队伍培训演练,督促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开展防汛院内自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演练。要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医疗应急管理,严格执行《河南省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争取宝贵时间,力争把灾害降到最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