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评

高铁调价之余,也要重视增开普铁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如今的固定票价,人们对于“有升有降”的浮动票价并不熟悉,浮动票价对公众出行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有待进一步观察。公众当前的困惑在于,最高票价是否会成为今后出行的常态,而5.5折的票价下限只是一个看起来很优惠实际却难以享受的“大饼”。

应该提示的是,对于高铁而言,实际上是无法完全剥离公共服务职能的,将市场化经营作为主流路径之外,可以对早间与夜间的票价予以更大力度的折扣,以满足价格敏感人群的出行需求。其实,所谓的价格敏感人群,并不很模糊,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学生,他们为了省钱宁愿折腾自己。

同时,不能忽视社会对加开普铁的呼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调整普铁运行班次,更大程度发挥普铁的公共效应,以增开普铁满足那些无法承受价格的旅客的出行需求。舆论普遍感到执行票价上限后有些“肉疼”,这背后可能反映了很大一部分人将会由此改变出行工具。

看全文点这里

社论

取消限购之后,优化供地模式势在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策必须根据时势变化而调整。鉴于楼市去库存已是目前全国多数地方最紧迫的任务,全面取消限购显然势在必行。毫无疑问,在一些原本库存就相当高的城市,如果不顾供需实际,盲目供地,只会将风险进一步累积。

在杭州、西安全面取消限购之后,相关城市能否在不长的时间里消除高库存风险,进而助力地产业走出一条健康发展之路,市场将拭目以待。

看全文点这里

来论

围观“00后女副局长”,重点应当是程序而非年龄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于干部任命,最重要的关注点,一是是否符合现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二是其人是否契合岗位需要,一味盯着年龄、性别,难免失焦。当然,无论如何,涉及干部任免,群众有围观和质疑的权利,组织也有解释的责任,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全文点这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