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房地产市场可真的是热闹!

取消限购政策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发布,“去库存化”,地产股不断攀升,这一系列的变化感觉楼市回暖了一些。

其实,在日常的交流中,被问到最多的就是:“房价还会再跌吗?”“以现在的情况,什么时候买房比较合适?”“如果想卖房,现在是合适的时机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都在围绕“房价”引发的一些思考。房子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有着相当重的份量,现在“房价的变化”确实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取消限购后,房价回升了吗?

据房三角研究院整理行业数据发现,取消限购后,大部分城市房价暂未明显回升

以南京、郑州、合肥、厦门、无锡等5个城市作为观察样本,可以发现,自2023年8月的取消、放松限购潮以来,这些城市的房价并没有回升。

2023年第三季度,无锡、合肥的二手房价格同比跌幅为2%到3%,今年一季度,无锡二手房价格跌幅已跌至4.4%到6.5%,合肥则在4.9%到6.4%。

郑州、南京、厦门自2023年以来的二手房价格同比变化也处于负增长。今年3月,郑州、南京、厦门的二手房的同比下跌幅度分别达到8.2%、9.5%和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暂未取消限购的城市,房价跌了吗?

上海、北京今年以来的样本住宅平均价同比仍是正增长的。尤其是上海,今年4月房价同比增长了3%,为近10月来最大增幅。

海口和天津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样本住宅平均价也实现了明显的同比正增长,并且增长在今年一季度和4月保持稳定,在1.3%左右。

广州、三亚的房价变化幅度一直不大,广州大部分月份保持在1%以下的同比微增,三亚在限购政策严格而需求减弱的情况下,样本住宅平均价以每月0.3%左右的跌幅缓慢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的样本住宅平均价在近10月一直处于较明显的负增长,每月跌幅在1%到2%之间。自去年7月以来,深圳也是一线城市中出台放松限购政策最为频繁的城市,未来限购放松力度或有可能继续加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政策上来,近期地产行业政策密集出台。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会议,在针对房地产市场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同时,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需要我们关注的是,这次会议也是房地产行业未来走势的一个风向标,所以近期各大城市也陆续迎来了楼市的利好政策。

中信证券表示想要住大一点,住好一点,是合理的住房需求,在目前供求形势下应给予积极支持。面对房地产产业链的下滑,政策的发力路径并不是新建更多保障房,而是消化存量修复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这对于产业链环节之上的每一家公司,都是有利的。当然,短期从上市房企来看,货值充裕、开发能力强的开发企业,现金流稳定的交易服务和物业服务公司更值得推荐。

从现阶段来看,房三角研究院认为,房价普遍上涨的概率偏低或者说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房价下跌的动能也在不断释放逐步减弱,房价长期大幅度下跌不符合居民利益,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不断出台相关稳定楼市的政策,从价格层面来看有利于稳定房价,减少恶性大幅波动,从而避免带来更多的系列化金融问题。从房子的库存量上来看,消化存量房支持政策的出台是有利于从供需端来解决目前市场面临的基本问题,只要房子供需达到相对一个平衡点,楼市的价格也就会在某个区间内相对稳定。最终通过政策的有力调控,实现住房不炒,稳定房价,资本向实体过渡,促进实体经济质的发展,提升全社会的幸福值。